第1章 NBA光榮之路(1)(1 / 1)

1

什麼叫氣貫長虹?

什麼叫名垂青史?

什麼叫中流砥柱?

什麼叫豐功偉績?

什麼叫氣貫長虹?

什麼叫名垂青史?

什麼叫中流砥柱?

什麼叫豐功偉績?

在NBA60多年的曆史中,曾出現過一批名副其實的鐵血中鋒,一群播揚著烈烈揚揚戰鬥意誌的悲情前鋒和諸多普及過“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勝負邏輯的詩情後衛,奈何笑傲江湖已成廣陵散,黑天鵝已經收攏了它的羽翼,當朱瓦琉房、陋巷荒漠一下子闃然無聲,我們隻能帶著悲愴的記憶在心中默念他們的神跡……

中鋒之死英雄時代的祭奠姚明的孤獨韁1730年前,阮籍信馬由來到了楚漢相爭最激烈的廣武山。

山上古跡尚存,東城是項羽的屯兵之地,西城是劉備的安營之所,中間相隔一百步,流淌著一條廣武澗。

麵對澗水汩汩,城基廢弛,天風浩蕩,葉落滿山,阮籍徘徊良久,長歎一聲:“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沒有人確切給出阮籍這句話中英雄的真正所指,曆史的漫長和年輪的翻轉已使我們再也傾聽不到這位落拓不羈的怪人的心語,於是隻能猜測,隻能追憶,在時間和空間的接近性上我們選擇了蘇東坡的解釋:“傷時無劉項也,豎子指魏晉人耳!”傷時無劉項也,在蘇大師眼中,英雄是兩個人——兩個曆史上能夠對抗並留下一段壯麗的鏖戰的英雄。

20世紀90年代,人們習慣稱之為真正的亂世,現出過一批名副其實的鐵血中鋒,播揚過一種烈烈揚揚的戰鬥意誌,普及過“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勝負邏輯。

從此刻起,曆史的腳步在此顫抖和慌亂,每個人的雙眼都開始因興奮、窺測、期待而變得炯炯有神,什麼叫氣貫長虹?什麼叫名垂青史?什麼叫中流砥柱?什麼叫豐功偉績?曾經的朱瓦琉房、陋巷荒漠一下子闃然無聲,所有的地方都模模糊糊地透露著一個字眼:英雄時代!在NBA60多年的曆史裏能稱得起“時代”稱號的為數不多,但我們不得不承認1990年代出現了“中鋒時代”。

我們所說的“中鋒時代”必須滿足數量和質量兩個條件:第一,在中鋒的位置上至少有兩個以上的超級球星,這是數量;第二,他們必須能夠形成對抗,而不是一枝獨秀,這是質量。

所以盡管1980年代的“天勾”賈巴爾給湖人建立了近十年的霸主地位,但這個時代稱不上“中鋒時代”,也許我們能夠叫他“賈巴爾時代”。

1984年,奧拉朱旺以狀元秀身份加盟火箭隊,翌年,尤因以同樣的身份入主紐約尼克斯隊,1987年大衛·羅賓遜也是狀元秀,在軍隊服役兩年後開始為聖安東尼奧馬刺隊效力。

當奧拉朱旺的迷蹤舞步,尤因的後仰中投,大衛·羅賓遜的低位進攻都具有絕對統治力的時候,NBA把我們本來就仰視的目光再次拔高了一籌,我們瞻仰的不僅是高度還是因為那種藐視天下的氣魄。

曆史的暫停分割線對於1990年代,我暫時先尋找額外的路徑來一步步進入,對這個年代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隻是仰視和崇拜,也許沿著曆史的腳步慢慢進入才能稍稍平靜。

而這條路徑我所能想到的就是另外一個因年代太久遠而讓我們關注度來不及跟上的中鋒時代。

1956—1957賽季和以往的賽季相比並沒有太大區別,各個球隊在24秒規則和單節犯規次數的限製下,在進攻上把比分由整體的60多分向80分提高。

人們依舊關注的是上個賽季奪得總冠軍,擁有“能幹的保羅”的聖路易斯鷹隊。

不過從1956年開始,NBA的曆史已經將走向一個讓人驚恐的極端,13年11次奪冠,直到N多年後的今天這個極端仍是一個不可逾越的神話。

賽季開始前,凱爾特人主教練奧爾巴赫用兩名球員從聖路易斯鷹隊換來首輪第二順位的選秀權,並用這支簽摘到來自聖弗朗西斯科大學的傳奇中鋒比爾·拉塞爾。

新秀賽季拉塞爾場均14.7分19.6個籃板,中鋒時代的核心之一已經露出了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