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女孩這一掌喚作千千心結掌,一掌飄飄,一化二,二化三,三化萬千,待女孩一掌打出蘇子玉已是滿眼掌影。蘇子玉法力不及女孩,不敢硬接,抽身換影,避鋒藏銳,卻是沾衣十八跌的上乘功法,把女孩的掌力輕巧的卸掉。女孩一掌不能得手,又是一掌打出,掌影變幻,中途卻變招成一記綿掌,無聲無力而至。
沾衣十八跌源出睡羅漢正宗拳法,講究的是乘勢借力,四兩撥千金。若是大功告成,即便是綿掌也能脫化移形,引進落空。但蘇子玉初學乍練,連三四成的功力也不到,隻得退步抽身避開。這就算是輸了一招了,承機向女子道:“姑娘且住手!不知子玉哪裏得罪姑娘,子玉先賠禮了。”
女孩見他躲得狼狽,“咯咯”笑道:“你這人好沒誠意,說是賠禮卻不知自己錯在哪裏。”手上卻不停頓,一掌快似一掌,打得蘇子玉左竄右跳。等到一套三十六記連環綿掌打完,蘇子玉已經被幾次打翻在地。女孩的浣熊不知何時也已從繩網中鑽了出來,憨頭憨腦的作壁上觀。
從地上灰頭灰臉的爬起來,饒是蘇子玉的修養也有些生氣,任誰被沒頭沒臉的打一頓大概都難保不發火,可恨的是偏偏打不過對手。蘇子玉這兩個月功力頗有進步,咬牙要和女孩鬥個高下。
這女孩勝在法力更強,又長於速度和變化。蘇子玉不去理會女孩的攻擊,腳下先動了起來,一步一步不依武學舊典,乃是按照奇門遁甲中三奇護甲的原理而來,這步法沒有定規,環境和對手不同,屬性也就不同,步法的走法自然也不一樣,因此這步法是要步步推算,要因利乘便,順勢而為,乃是蘇子玉自創的步法。
蘇子玉第一次用這步法與人相鬥,不知行與不行,總也算背水一戰最後的辦法。一步一步推算下來,卻越來越熟練。開始幾步還左支右絀,待走到第五十步時,已經十分純熟,女孩連換六七種掌法,也不能有一掌落在他身上,反而處處受製。
原來武學舊典的秘笈,雖然都是各派宗師畢生經驗的精華雖成,卻終不能脫出經驗二字。既是經驗,便是死的,學武之人就要受到束縛,直到學武者融會貫通這些精義,化為己用,跳出招式與經驗的限製,其時再出手便能不拘一格,應勢而變。如此則算邁入得法之境了。
這女孩雖武功迅雜,變幻難測,卻終不能到得法的境界。她腳踏四象步,一招截手九式使出,卻暗藏後招,若是尋常對手必是見招拆招,但不論如何拆招,總在她的應變之內,乃至反中算計。蘇子玉的三才護奇步法卻依照對手形勢,一腳對手生門坎位,一腳伺而不發,既化解了危勢,又陷對手於險境。因此數十招下來,蘇子玉不見敗勢,反而隱隱占據上風。
蘇子玉暗喜,正待蓄勢反擊,不料異變陡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