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不管是在什麼時期,什麼朝代,都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沒有什麼公平可言,亦不會有任何憐憫之心,有的隻是利益的驅使和因矛盾而產生的**裸的爭鬥,無休止的戰爭和短暫的和平讓這個世界上的人們永遠的在為矛與盾,利與害,正與邪,善與惡的衝突中緩慢的前進,不斷的成長,更為成熟的認知,誰對誰錯又有什麼意義呢?
華夏年1588年,晉悼公15年,在這段時間之前,因在位天子的昏庸**而使得華夏帝國內部分裂不斷,戎狄異族的侵略,給華夏帶來了嚴重的災難,也使得其內部矛盾的突起,從鎬京至洛邑的遷都,天子之威已蕩然無存,轉而代之的是各強勢的諸侯,從尊王攘夷到挾天子令諸侯的轉變。
文化思想學術上,儒家,道家,縱橫家,陰陽家,法家,墨家等百家的爭鳴。
諸侯的形勢上,以晉楚齊秦等國勢力的不斷崛起和擴張使得華夏天子實際掌控的地方越來越少。直到最後,隻剩洛邑周邊的一小塊地方。
荊湘之地,狂楚在南方的不斷的吞噬和兼並各諸侯小國並自立為王,並向北方之地強勢擴張,令華夏天子懼之,各國諸侯驚之,鄭.宋.齊.秦之國不敵之。
而此時北方,因兩分的晉國統一和中興之治,特別是晉國的萬乘之君卓爾不群的傑出政治家晉悼公在位時期,嚴軍紀而恤民力,治律曆而行禮法,晉宗諧睦,舉國大治,戎狄親附,惠及中原。三駕疲楚以著威,五會以著信,九合以著霸。天縱之才無人及之。
然而,晉悼公十五年,原本有爭天子之心,矯天子之命,僭天子之尊的晉悼公,卻在準備伐齊的前夕而重病不起,一代霸主,不世明君,如流星般閃耀大地,豈能到此終結?
晉國宮廷之內,晉悼公的病榻前,在眾醫師,藥師,術師都無能為力之際,悼公生命即將終結之時,忽然狂風大做,雷電四地,地動山搖,昏天暗地。
就在世人驚訝和恐慌之際,在天空中,七道耀眼星光閃過,降落大地,而顯現的是如神明般的七位星君降世。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璿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搖光宮破軍星君。
七星降世,天下則變。
晉悼公的夢境中,七星仙君的身影浮現,七星之首,貪狼星君在晉悼公榻前站定,俯視這位人界中的不世之才。
“生命短暫的人類,你可知道,你的生命即將終結,而你晉國的命運也將隨之慢慢的暗淡,爾後終結,隻是滄海一粟,過眼煙雲,是如流星,再過閃耀,也終將暗淡。我的到來,可以給你兩個選擇,其一:知天命,順天命,服從曆史的潮流而就此故去,邈焉難繼!其二:識天命,逆天命,改變曆史的潮流而再續霸業,天下一統!”
“孤心願未遂,使命未濟,若真能有選擇的餘地,怎能順天命呼?”晉悼公雖然此時病危,但言行舉止卻決非他人可比,心中的理想卻遠不止當前。
“那好,我可以給你再續命十二年,相應的後世也會有一位明君將減命十二年,天下命運將就此改變,而你以及你的後世也將為我做一件事,為我七星仙君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也將改變-人,冥,仙三界的命運。你應當仔細考慮清楚。”
晉悼公此時內心不斷的掙紮,續己命而減他命這點就令他所犯難,何況仙君讓他辦的事也定不簡單,很難權衡左右。
一柱香的時間,或許不長,但對於此時的悼公而言,卻如曆經萬世,時空轉變。
“孤自當十四歲治國,十五年的勵精圖治,勤政愛民,親賢遠惡,果敢敏捷,從諫如流,馭千乘之家,治萬乘之國,遙控王畿,經略中原,居華夏而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庭,據虎牢則爭天下。十數年以來,未敢怠泄,若天命至此,也就自當順應天命,若有機會逆天而為之,豈能就此而止步,定當有改天換地之舉,萬象更新之變。孤之不為之,而何人能為之,願仙君能助孤之心願,續大晉之命,歸天下之心,就此應仙君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