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北洋海軍覆滅威海衛 (29)(1 / 1)

光緒二十一年正月二十日(1895年2月14日)下午,牛昶昞在程璧光的護送之下,再次來到了鬆島號,與伊東祐亨商討投降細節。這天夜裏,牛昶昞以威海衛水陸營務處提調的身份,與伊東祐亨簽訂了《威海降約》十一款,將北洋海軍艦隊的殘存艦船、劉公島炮台和其他軍資器械全部繳出。--《威海降約》第五款規定,"中國中西水路各官弁,許於十五日(1895年2月15日)正午以後,乘康濟輪船,照第十款所載,開返華界。"第十款規定,"丁軍門等各官靈柩,……任便登康濟兵艦離島而去。"--伊東祐亨同意北洋海軍艦隊的康濟號練艦不在收降之列,可由牛昶昞代用,"以供北洋海軍及威海陸路各官乘坐回華,……唯此船未離劉公島之前,日本水師官可來拆卸改換,以別於炮船之式。"

牛昶昞和程璧光帶著《威海降約》回到了劉公島……

威海衛港口之內和劉公島上,中國士兵們仍舊向日本聯合艦隊和日本陸軍發炮不止,炮聲隆隆,他們為自己那苦難的生命和悲慘的命運而勇敢地抗爭著、憤怒地控訴著!……

光緒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1895年2月16日)上午九時,程璧光乘坐康濟號出威海衛,來到日本聯合艦隊旗艦鬆島號上,向伊東祐亨繳出了威海衛海陸投降軍官及洋員名冊、兵勇軍屬統計表、以及不再參與對日作戰的宣誓書。--投降人員共5124人,其中陸軍2040人,海軍3084人。

光緒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1895年2月17日)上午十時,日本聯合艦隊正式占領了威海衛軍港。這時的天氣很陰沉,大片大片的晦雲澀霾無窮無盡地迷漫著,從天穹重重地垂壓向海角……

日本聯合艦隊的各艘軍艦在桅頂高懸著太陽旗,得意萬狀地闖進了威海衛軍港--這個被稱為北洋海軍的根本重地的海軍基地。日本海軍登上了劉公島,占領了北洋海軍提督衙門。劉公島上,升起了日本太陽旗。北洋海軍艦隊那十艘已經被繳付給日本聯合艦隊的艦船--鎮遠號、濟遠號、平遠號、廣丙號、鎮東號、鎮西號、鎮南號、鎮北號、鎮中號、鎮邊號和不在收降之列的康濟號都停泊在威海灣內的冰冷海水中。鎮遠號等十艘被繳付給日本聯合艦隊的艦船全部降下了那長方形、黃色、中畫青色飛龍的"萬年國旗",成為了日本聯合艦隊的俘虜。--光緒十四年(1888年)秋天,北洋海軍正式成軍之時,《北洋海軍章程》首次正式確定"萬年國旗"是北洋海軍艦隊懸掛的兵船國旗,彼一時到此一時,不過才隔了還不到七年的時間!彼一時,北洋海軍豪華曾堪羨慕……此一時,北洋海軍覆滅永留沉痛……

這天下午一時,日本聯合艦隊旗艦鬆島號上,日本軍樂隊奏起了日本國歌《君之代》。日本聯合艦隊的全體人員都聚集在甲板上,蹦跳著,狂笑著,號叫著……

這天下午四時,淒淒冷風、瀟瀟寒雨之中,汽笛聲嗚咽低回,北洋海軍艦隊康濟號練艦管帶薩鎮冰率領康濟號黯然啟碇,緩緩地離開了威海衛軍港……

康濟號是福建船政局造船廠於十六年之前--光緒五年(1879年)造成的一艘軍艦,此時,這艘軍艦已經很陳舊了、遍體都是戰爭所留下的創傷,艦上的所有大炮都被日本海軍給拆卸下去了……在這艘軍艦上載運著六具靈柩和一千餘名中國軍民。那六具靈柩中裝著這六個人的屍體--革職留任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北洋海軍右翼總兵兼定遠號管帶劉步蟾,北洋海軍左翼總兵兼鎮遠號管帶林泰曾,北洋海軍護理左翼總兵兼署理鎮遠號管帶楊用霖,北洋海軍艦隊濟遠號大副沈壽昌,北洋海軍艦隊廣丙號大副黃祖蓮,以及那個在棄守威海北幫炮台、逃回劉公島之後吞金自殺的綏軍主將、道員戴宗騫。

康濟號駛離了北洋海軍提督衙門所在地劉公島……駛離了薩鎮冰曾率軍苦戰多日、如今隻剩下一片廢墟的日島……駛出了威海海域……駛向山東登萊青道駐地煙台……

此時,北洋海軍艦隊靖遠號管帶葉祖珪、來遠號管帶邱寶仁、濟遠號管帶林國祥、平遠號管帶李和、威遠號管帶林穎啟、廣丙號管帶程璧光、鎮東號管帶陳鎮培、鎮西號管帶潘兆培、鎮南號管帶藍建樞、鎮北號管帶呂文經、鎮中號管帶林文彬、鎮邊號管帶黃鳴球等高級軍官以及北洋海軍的一些大副、二副、正管輪、副管輪都在康濟號上,精練後營(練勇學堂)營官劉學禮、學堂委員李繼綱、機器廠的兩個委員張爾梅和楊作賓、以及北洋護軍的三個營官袁雨春、李春庭、餘發恩也在康濟號上。

康濟號離開北洋海軍基地威海衛的時候,正是傍晚時分,可是,乘坐康濟號離開威海衛的人們,並沒有看到日落的景象--這一整天,威海衛上空都是陰沉沉的,這一整天,太陽都不曾出現在威海衛上空!

康濟號的一間船艙內,靖遠號管帶葉祖珪沉默地坐在一個角落中,他的手中,緊緊地握著那柄鑄造著英文"大清帝國海軍靖遠"字樣的小茶匙……

本書精華已為您連載完畢,簡單閱讀,同樣精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