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尾聲(1 / 1)

七年後的南宋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

四月的陽光暖暖的,暖風如同輕絲般拂過人的臉龐。

騎在馬上的張憲從山道旁順手摘下來一朵不知名的小花,捏在手中把玩。

此刻的他身後跟隨著數千名士兵,這些勇士們正是令金兵聞風喪膽的嶽家軍,而他則是這些人的指揮官,奉武安軍承宣使嶽飛之命平定位於江西吉州的叛軍彭友,李滿。

身邊的將士們饒有興趣的看著自己所敬愛的將軍,他們奇怪的是平時不苟言笑的將軍怎麼會突然拈花惹草起來了。

張憲看著手中的那朵不知名的小花,這朵粉色的小花之所以引起他的注意,那是因為它與其它同類花朵完全不同,天生呈一個月牙兒型。凝視著這朵花,張憲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

“大人!前方已接近叛軍營地!”

張憲收回了思緒,將小花塞進了袖口。伸手從得勝鉤上摘下了亮銀槍,朝身後的士兵們喊道:“各位!一鼓作氣將叛軍擊潰!跟我來!”

士兵們發出了震天的怒吼來回應將軍的召喚。張憲一馬當先向前直衝而去。

這一天,張憲打破賊軍,生擒賊首彭友,李滿等多人。他自己也因此次大功升任吉州刺史,武略大夫。從此時開始張憲不但是嶽飛麾下的愛將,更成了能獨當一麵的大將之才,至紹興十一年已經升任禦前前軍統製。

也是在這一年,與嶽飛同在風波亭遇害。

(全書完)

後記

本書選取了靖康之難的曆史事件,虛構了以張憲送信為主線的故事。史實並非如此。首先靖康之難從金兵入侵到二帝被俘整整有一年多的時間,事實上二帝北狩是在靖康二年,也就是建炎元年的事情。故事為了情節推進而加以了改變。張叔夜事實上是在京師勤王,投降金軍的並非是他,而是一個叫郭藥師的武將。此處借鑒了嶽飛傳裏的情節,因為這個情節更符合故事需要,也更加緊湊一些。此外張憲加入嶽飛麾下應該在建炎元年到建炎四年之間,理論上應該沒那麼早,不過史書上也沒明確具體時間,嶽飛之前在滅遼之戰中就已經參軍,所以很有可能兩人更早之前就認識了,反正沒人能提出確鑿的證據,就容我暫且遐想一下吧。突然發現除了第八章居然全是吹出來嘛,真是汗顏。關於李綱的官職,在靖康元年初的確是東京留守來的,不過這一年之中他調任了多次官職,具體的我也記不清楚了,就圖個省事兒了。如果各位讀者有興趣了解的話,可以直接百度。

作者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