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露西(1 / 2)

轟隆!轟隆!一台機器將碎石倒在一旁。這裏是非洲大陸埃塞俄比亞的一個山穀。非洲是天然鑽石的生產地,遊人除了觀光欣賞非洲風情,還有一種心態就是尋寶了。不過幻想著撿到鑽石是不太靠譜的。

一輛隊越野車停在了挖掘機不遠處,越野車上貼著Jointresearchteam(聯合科考隊)。一個青年從一輛越野的後門下來‘跑到前門副駕駛打開了車門,對走下來的一名老學者問道:“爺爺這裏就是露露的出土地嗎?”這位老學者翻了翻白眼,在青年的腦袋上狠狠地賞了一個爆栗。“你就不能認真看書?你這樣還想和我搞科研?那是露西不是露露。書讀到了狗肚子裏了!不學無術啊。”這位老學者名叫周為民,青年的名字叫做周星。青年挨了打挨了罵也不氣惱,反而笑嘻嘻的說:“爺爺我知道叫露西,露露是我給她起的昵稱。”周為民滿臉黑線,看著這個活潑孝順的孫子很是無語。

露西(英語:Lucy)是一具發現於東非的古人類化石標本。由唐納德·約翰森等人於1974年在埃塞俄比亞阿法爾穀底阿瓦什山穀的哈達爾發現。古人類學研究中一般僅能發現化石碎片,很少發現完整的顱骨或肋骨;所以此次發現尤其重要,為古人類學研究提供了大量科學證據。露西生活於約320萬年以前並被歸類人族,這副骨架具有類似猿的腦容量和類似於人類的二足直立行走方式,支持了人類進化爭論中直立行走在腦容量之前的看法。

由於這裏發現了露西,科學發掘一直都在進行,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進來,並成立了聯合科考隊。為了研究人類起源與進化,各國投入了很多資金。據考證,非洲很可能是人類起源地各大洲人類都是由非洲遷徙而來,經過漫長進化形成不同人種。周為民就是由華夏派出的專家學者,他的孫子跟隨他來到非洲充當助手。

各國專家學者看著在山穀中忙碌的工人充滿了期待之色,誰也不能肯定這裏會不會發現第二個露西。一旦找到了新的化石,說不定又能找到人類進化史的重要細節。又是研究的一大突破。

“小星啊!快去把我的寶貝們搬到帳篷裏!”周為民對周星說到。“爺爺你的寶貝該換代了吧,看看別國的專家帶的先進裝備,你這也太難看了啊!”周星拿著一個手提箱對周為民抱怨。“快把我的寶貝們擺在桌子上。”周星無奈隻得照做。手提箱裏的東西很簡單,一部膠卷相機,配套的衝洗藥水膠卷。一個放大鏡,一把小刷子,一把鑷子,一隻民國時期的萬寶龍鋼筆,一些研究資料,幾本研究筆記,還有一些零散的小工具。與外國專家帶的裝備相比就是原始人了。外國專家動輒就是價值不菲的掃描儀,一些化驗用的分析儀器,數據都是計算機處理的。

周星對爺爺這點很不理解,憑爺爺在國家的地位需要這些儀器的話是很輕鬆就可以弄到手的。周星每次提到這個問題,周為民總是霸氣的說“你爺爺我的本事不是那些機器能比的,我自己處理問題還可以給國家省點錢。”周星就無話可說了。

就在周星安放好了周為民的寶貝之後,帳篷外麵傳來了驚呼聲。各國專家都衝了出去。別看周為民是個老學者,知道了外麵有了重大發現,拿著相機就衝了出去。跑的比周星這個年輕人都快。“爺爺您慢點!”周星在後麵目瞪口呆,直接石化。一個年逾古稀的老者竟然跑出了百米衝刺的速度,不禁讓人稱奇。到了發掘地點周星早已上氣不接下氣,再看周為民麵不紅氣不喘。腰板筆直配合著特色的山羊胡,頗有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

各國專家正興奮的對著地下拍照,周星周為民走近一看原來是地下兩米深處發現了一具化石。比露西還要完整,不禁讓各國專家感到興奮。不論是否與露西同時代都是一重大發現。這樣的一具化石價值不可估量,科考隊的工作人員小心謹慎的將一塊塊骨頭拍照編號記錄位置,準備在室內重新拚裝固定。“爺爺,這具屍骨為什麼是平躺著兩手交叉在腹前!那種年代就懂得埋葬屍骨了嗎!埋的這麼深是為了防止被野獸挖出來吃掉吧!”周星的這句話立刻讓所有人炸開了鍋。周為民欣慰的看著自己的孫子,觀察細致入微正式科研的必備素質。盡管在那未開化的年代出現了安放埋葬的屍骨讓人震驚,但一具化石並不能帶表什麼。也許是巧合,也許是百萬年來的種種因素導致了這具屍骨被深埋。就在專家們準備回去研究的時候,在那具化石不遠的土壁裏麵又發現了一具化石。這具化石被清理出來眾人石化。這具化石保持的姿勢和上一具一樣。而且化石頭朝向相同,頭部處於一條垂直身體的直線。這一不符合常理的發現令人震驚。專家們手都在顫抖,這有可能是新世紀以來最大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