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可能摘天否?(1 / 2)

相較於往前,不說那已經覆滅曾盛極一時的南朝,就算是大夏朝的開國皇子夏祖帝,在忙裏偷閑鬧中取靜一事上,也比不上當今才貌雙全的風流皇帝,夏青帝唐長青。

夏青帝即位之時,大夏安邦定國早已沒他什麼事情,除了整頓一些文疏武亂的狹碎小事之外,他最為人稱道的便是擴建皇宮,九宮三樓之盛況,已然成了京都裏最為著名惹眼的建築。若是僅貪圖享樂,卻怕是落下罵名,虧得是這夏青帝極會討巧,未建造之時便尋史官下了定論。

此——古往今來第一城,足以流芳千古,名傳永恒。

這卻好,本來傷財勞民之事便因此語而鬧的舉國歡慶,也不得不歎服他韜略非常。

倒是有知情人士知曉,這擴建的提議一開始便是由當今帝後南宮瑤提出,還是為自家孩子準備個接生寶地,後來擴宮圖紙也是這位帝後親自所繪,第一樓摘天樓更是準備坐落為帝字之名,不過後來因故便沒有用上。

搞了半天卻原來是皇帝一家自娛自樂,但事已至此,倒也沒人再提。不過眾說紛紜也難免不缺些妖後誤國的話語,對此耳不聞則六根清淨,夏青帝也不會真去計較什麼。

今天的皇宮很是熱鬧,夏青帝不念龍體之安親臨正德門,這已然是皇宮往裏走的第一道正門,也不知是誰有這等殊榮可讓皇帝以尊貴之身親自相迎,還擺著五步一人延綿數裏的燦爛儀仗。

且說皇帝再次等了已然不止少時,偏逢得還落了一些小雨,一旁的公公急的直跺腳,怕是染上病症。卻不道皇帝陛下乃是修行第四境的不世強者,說是功參造化也絕不為過,這世間也不過寥寥幾人足以匹敵,哪裏會怕區區風雨?

皇宮極大,前麵興師動眾之時,後宮瑤池宮裏還是清靜安穩的緊。居於中心的華陽殿裏南宮瑤懶得去理會旁近宮殿裏一些嘩眾取寵的做作女人,他麵著淡妝,肌如白雪,素手如玉梭一般騰挪,手中紅花刺繡差一個角兒便能完成,似是要縫在近前那黑色的金蛟紋袍之上,也不知該顯得多麼蹩腳。

坐在華陽殿前的門檻兒之上,衣服的主人唐罪天可不敢打擾母後的雅興,隻是身上衣服被褪下,沒法兒回東宮去,隻得閑暇望著宮中建築,倍感無聊。

他心中不禁暗恨起那素未謀麵的戒殺和尚,若非父皇今日要請他來教習自己修行佛法秘術,母親也不會臨時起意繡起那朵大紅花兒來,難看與否倒別是一說,隻是耽擱了與張美人兒侃談的時間,實在惱火。

昨日剛聽她說到風雪悍刀徐大俠與一位兄弟邂逅相交的故事便被父皇打斷,這會兒實在心癢的緊。

他思緒亂飛,盡是張美人兒口中那些一怒殺人的俠客故事,也不禁想著自個兒有朝一日是否能到江湖上轉一圈兒,也傳揚出些俠義故事來。

在華陽殿前能看清的建築除了最高的大殿天乾宮之外,還有兩高一低三座高樓,那正是當年擴建的三摘樓,一為摘星,二為摘月。兩者高度大抵,而最後那曾稱為世間第一樓的建築摘天樓,如今卻比其餘二樓矮了不止一成。

張美人兒的故事中那些不世強者也不過就是移山填海,踏雲驅霧;難不成真還有可以摘星摘月的高人?

摘天?

聽母後說自己當年便是在摘天樓中出生,出生之日摘天樓便倒了下來。本定好與樓想同的名字,也因父皇一怒改為罪天,意為怪罪老天。後來摘天樓複建也隻是稍微修繕,隻顯得不算突兀便算了事,也不知為何。

“天兒,好了,快來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