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亞運,對手就是自己(2)(1 / 1)

開場就連下三局,打到4∶1時我還開了會小差:因為九球是搶7的比賽--我有機會贏,這樣就贏了,結果是不是沒那麼激動?小差剛開到這裏,就被對手追平了比分,腦子裏的念頭趕緊打住,集中精力打比賽。到第11局,僅以6∶5的微弱優勢領先。最後一局幸運地誤中了黑球,此後便一鼓作氣拿下對手,用一種超乎尋常的穩定發揮彌補了4年前的遺憾。相比於多哈,自己在廣州亞運會的發揮,無論是球技還是心理,都有了提升。四年前的亞運會我特別想要這塊金牌,從頭到尾都特別緊張。多哈亞運會後的4年時間裏,我學了很多東西,我告訴自己盡量不要想結果,過程做好了自然也就有結果了。

所以結束時的激動,是純天然無添加的。曾經也不那麼自信,曾經或者也想過放棄,現在,我不會輕易地放棄了,我覺得自己還可以做得更好。

亞運會是一個曆練,打其他比賽我從來不會像打亞運會這麼緊張投入。有時候也覺得挺折磨的,還好現在可以放鬆了,前兩年成績不太理想,這次比賽對我是最好的鼓勵,希望接下來的路我可以走得更遠一點。

感謝我的背後團隊如此給力。走下領獎台的我心情依然澎湃,這場勝利來得並不容易。很多辛酸,我隻能跟身邊的人分享,因為是他們一直陪我走到了今天。比賽當天爸媽也有到現場看比賽助陣,他們坐在觀眾席上,全程關注著女兒的表現。我媽一直拿著一麵小紅旗,坐得很高,看到那麵揮舞的小紅旗,我的心裏就特別踏實安心。當我4∶6、5∶6落後時,看著他們,我信心倍增,及時追上比分,並最終拿下比賽。有媒體封我為逆轉王,其實我也不想每回都這麼心跳。我明白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潛能是無限的,其實除了我自己以外, 激發我潛能的是背後的團隊--我的領導、教練、隊長、隊員、冰糖,還有一個中國在我背後,鼓舞我,給我力量。

還記得開幕時開動員大會,國家體育總局小球中心張小寧主任給大家減壓," 大家集訓辛苦,比賽臨近,放開心情打,打贏了算你們的,打輸了算我的!" 這麼貼心的話語,讓我們倍感溫暖。在這裏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彼此關心,彼此鼓舞。正因為國家體育總局小球管理中心領導的支持,國際大賽才能多次在國內舉辦,使我們這些運動員在家門口就有表現的機會,推動了國內台球氛圍,讓台球這項運動關注率日益提高。在這裏,我要真心地感謝我的團隊和讚助商。還有你,為我加油為我緊張的朋友。

正如小球中心台球項目主管張曉冬所說," 亞運會不好打,代表國家的比賽需要運動員心理上承受更大的壓力,這對球員是一種鍛煉。但這是難得的經曆,每一名運動員都會受益匪淺。"歡笑與快樂是有, 遺憾和感傷是有,可我會盡快調整好自己,未來還有很多比賽要打,廣州亞運會隻是其中一戰。確實,我們需要這樣的經曆,亞運會的成績,就像一針強心劑,讓我對自己更加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