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少小紀事(1 / 1)

少小紀事

據媽媽回憶,在我剛學會爬並且分不清自己是人還是動物的時候,也就是說在我還沒有形成人的觀念之時,我好動的一麵已經充分表現了出來。那時候我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咬人。因為爸爸媽媽是雙職工, 所以我8個月的時候,就被送到了托兒所。那時候發生的

事,我很難有所記憶,有些事也是後來爸爸媽媽告訴我的。我所知道的"咬人癖"就是媽媽有一次跟爸爸聊天,感歎我小時候的"光輝業績"時,不小心透露給我的。

托兒所的小朋友從幾個月到3歲都有,爸爸媽媽第一天送我去的時候特別不放心,簡直是一步三回頭地走出托兒所,媽媽邊走邊抹眼淚,她擔心寶貝女兒會被人欺負。傍晚她下了班火急火燎地去接我時,才發現她應該擔心的不是我被欺負,而是怕我欺負人。因為那天我不僅沒被別的小朋友欺負,反而有一個小朋友被我咬了,小朋友的奶奶正等著告狀呢。我不知道那時我是不是已經有了強烈的自衛意識,是不是知道了對於8個月的自己來說,所擁有的最好的武器就是那剛長出的牙齒,但自那以後,經常有爺爺奶奶抱著小孩兒去我們家告狀,因為我又咬了人家。直到我兩歲多時,在爸爸媽媽的威逼利誘之下,我才不再咬人了。我一直認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那時我已經不認為牙齒是最好的武器了,至少我會走路、會跑了,看見別人要欺負我,我就可以跑開了嘛。

我是典型的雙魚座女孩,喜靜又好動。在我3歲時,我短暫的人生已經將這種喜靜又好動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了。3歲我就開始去學畫畫了,經常一個人在家畫一整天,不吵也不鬧。這跟在托兒所裏那個調皮、咬人的小淘氣,簡直有天壤之別。對爸爸媽媽來說,這種轉變是一件讓他們欣慰的事情。

在你的心目中,學畫畫的小女孩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呢?別被我畫畫時的安靜外表給迷惑了哦。那時,我那好動的一麵其實在暗地裏又蠢蠢欲動了。爸爸媽媽經常會詫異地發現,家裏的花瓶、小板凳、書之類的東西,從一個地方被挪到了另一個地方。前麵說過,我喜歡畫古代美女。為了方便參照牆上掛的美女圖,我不用爸爸給我準備的小書桌,改用我能拖得動的小板凳, 並堂而皇之地將它放在屋子的正中間。牆上的美女"複製"完了,我就開始翻箱倒櫃,到處找哪裏藏著美女,有些花瓶上刻有美女圖案, 有的書封麵上印有古代美女,還有的書裏麵的插圖有古代美女,凡是有美女的東西,都被我悄悄地動過了。之後如果想不起它們原來的所在地,就會按照我混亂的記憶隨便給它們安個家,所以,爸爸媽媽經常會小聲嘀咕:"我記得這個東西以前不是放在這裏的呀!"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好動的一麵又逐漸占了上風。那時我很淘氣,膽子大,像男孩一樣,好像什麼都不怕。上小學的時候,學校離家比較遠,早上為了避免遲到挨批,我跟其他孩子一樣,背著書包走最近、最便捷的路。可到了放學的時候,就沒有早上上學時的擔憂,這時,我通常都會選擇另外的路,甚至不惜翻山越嶺。有一天下完大雨,山坡下到處都是泥,還不時的有小水坑擋住去路,泥乎乎的不見底,根本沒有人願意陪我走這不尋常的路。我對自己說,沒有人走就自己走,有什麼了不起!上坡的時候還好,因為地麵上有草, 泥巴沒有山腳那麼多,就是滑了一些,我幾乎是手腳並用地爬了上去。下山比上山時要難一些,好幾次都滑倒了,不過地麵比較鬆軟,一點也沒覺得疼。回家後,我那副泥塑似的尊容,把爸爸媽媽逗得哈哈笑,即使笑了,對我的膽大妄為之舉,他們還是沒有忘記嚴肅地批評了一番。

既然說到了我的好動,索性就把我記得的事情都說了吧。像當地所有的家庭一樣,我家的房子那時也是平房,這也就為我表現自己膽大妄為的性格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舞台。當時為了方便在房頂上晾曬東西,幾乎每家都有梯子, 我就利用這個梯子,練就了爬房頂的本領。當時電視台正熱播《霍元甲》,我們全家都特別愛看,一到黃金時間就齊齊地坐到了電視機前。跟所有的小孩一樣,我還特愛模仿電視中人物的動作。看《霍元甲》時,就經常會學著霍元甲的動作,跟爸爸比劃兩下。現在,經常會在我家小區的花園裏,聽到有小朋友邊比劃邊嚷嚷著說"我是奧特曼",就會讓我想起那些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