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男,20歲,現就讀於南方一所財經大學二年級,專業是金融
學,其實在來大學之前,王波根本就不知道金融是做什麼的。當年高考成績出榜後,王波找來大學四年級的表哥幫忙填誌願,表哥自己學的是師範,對王波說:“我們學校最好的專業是商務英語,當然這是針對男孩子說的,商務英語一個班級30個人,隻有倆男人,找工作的時候用人單位還轉挑男學生,不過,這個專業可不好學,女孩子太多,就沒心思學習了。我看其次就是經濟類專業好就業,你就去財經院校吧,金融最火,就它了!”說完,大筆一揮,就給王波填報了金融學,王波連商量的餘地都沒有,因為填報誌願的申請書上寫的清清楚楚,僅此一份,修改無效!就這樣,王波同誌開始了財經大學的生涯。
王波出生在北方農村,用專業術語說,王波的家鄉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王波是家裏的老大,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在讀高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因此王波同誌在進入大學校園之前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一個留守少年。農村裏的孩子除了讀書也沒有其他跳龍門的機會,好在他腦瓜子夠用,讀書沒費什麼力氣,輕輕鬆鬆就考上了大學,雖然不是頂尖名校,也是個二類名牌。家裏3個孩子讀書,經濟壓力是可想而知的,好在父母在外工作多年,手頭有點積蓄,開學報到那天,爸媽給了王波7000塊現金,學費4600,住宿費1200,剩下2200算是半年的生活費。第一次拿到這麼多錢的王波是又緊張又興奮,可等到到了學校交了學費,置辦了基本生活物品之後,王波同學就隻剩下深深的擔憂了,被子是自己帶來的,毛巾、牙刷、開水壺這些必需品可得現場采購,置辦完這些後王波身上便隻剩下2000元錢了。3000元,6個月,一個月350不到。要是在老家那生活可是相當舒服了,可這個念頭在王波同學去食堂吃了一次飯之後便徹底粉碎了,那是王波同學在食堂吃的第一頓飯,是頓晚飯,若幹年後,王波同學,不,是王波同誌還清晰的記得那份賬單,青菜麵,3元,兩個肉包3元,一頓6元的晚飯,還沒吃飽。那天晚上,王波同學睡在宿舍的床上,在室友呼聲漸起的夜裏,絞盡腦汁將每天的夥食費限定在了9塊5毛之內,條件是3天吃一次肉,這樣算下來,每月還能剩下55元做零用。第二天,王波同學挺了挺,沒有吃早飯,中午實在扛不住了,買了兩個肉圓3元,一盤白菜1塊5,米飯5毛,喝了三大碗免費清湯後,算是吃了第一頓飽飯,這意味著,晚飯王波同學又隻能吃青菜麵了。第二天晚上,班級裏要開見麵會。王波同學也是讀過聖賢書的人,用昨天買的3塊錢香皂洗了個冷水澡,換了身剛穿3年略顯小的白襯衣準時到達了教學樓。室友李猛中午通知開會信息的時候,王波正在宿舍的集體廁所裏拉屎,還沒聽清,李猛便一溜煙跑了,李猛這孩子愛好是打籃球,別人打籃球是鍛煉身體,這哥們打球跟吃飯一樣,一天打三遍,每天不打球就睡不著覺,這些話以後再表。總之,王波同學隻隱約聽到在A座教學樓一樓開見麵會,時間是晚上六點。由於第一次見未來要相處四年的同學,王波有些激動,不到五點半就來到了A教學樓(以後簡稱教A)。到了那裏才發現,今天很多班級都開見麵會,自己到底在哪個教室還得細細尋找。咦?那不是李猛嗎?王波透過105教室的窗戶隱約看到坐在第二排李猛的身影,於是猛的推開門衝了進去,說時遲,那時巧,恰在這推門之間,教室裏有一位女同學正好走出來,很多年後,王波回想起那一撞,依然百感交集,有些事情注定開始充滿喜劇,而結束卻有些悲情。可從這一刻起,那女同學的樣子便深深印在了王波同學的心裏。長發如帶,飄散著不知名的洗發水的味道,皮膚如玉,彷佛天然的畫布,五官恰如其縫的嵌在畫布上。黑色T恤外麵罩著天藍色的牛仔背帶褲。“對不起,對不起,我沒看到你出來。”王波很是不好意思,麵對這女同學的臉,他第一次感覺到有些臉紅,說話聲音也有些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