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成,中國當代最具代表性的漫畫家之一,與漫畫家華君武、丁聰被並稱為中國“漫畫界三老”。這位享譽海內外的中國新聞漫畫的泰鬥,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漫畫作品,於1980年在北京美術館舉辦漫畫展,成為新中國舉辦個人漫畫展的第一人。他在水墨漫畫的創作上做出了有力的探索,他的作品如一麵時代的鏡子,亦如一把社會的解剖刀,直指社會弊端。其代表作《武大郎開店》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
他曾為《人物雜誌》寫過這樣一篇簡潔明快、十分幽默的“自述”:“方成,不知何許人也。原籍廣東,但生在北京,說一口北京話。自謂姓方,但其父其子都是姓孫的。非學畫者,而以畫為業,乃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但宣讀論文是在中國化學學會。終生從事政治諷刺畫,因不關心政治屢受批評。”這篇連標點符號在內也不過一百個字的“自述”,別具一格,通篇充滿了矛盾,但卻非常耐人尋味。文字似乎很平淡,寫來好像不經意,表述好像很矛盾,然而卻巧妙地、睿智地道出了方成的人生態度和藝術造詣,顯示出認真而頑強的個性,展示了他為人特立獨行的風采。
方成原名孫順潮,“方成”是他作畫用的筆名。他這樣解釋這個筆名的來曆:“母親姓方,加上自己字寫得不好,用‘方’字筆畫少,好寫些。”多年後,由於他在漫畫、雜文寫作、幽默研究及漫畫理論研究方麵的成就和社會影響,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本名孫順潮了,隻以為他的名字就叫“方成”。
這位充滿幽默感的大漫畫家說,“是一個又一個的‘趕巧’”,讓他走上漫畫路。
漫畫曾經讓他蒙受痛苦,也帶給他最大的快樂。他一生經曆豐富,道路坎坷,曆盡苦難,但他把坎坷的一生變成了幽默的、藝術的一生。他那幅騎自行車的自畫像,幽默地把他的豁達、頑強、辛勞及泰然自若地麵對人生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
為完成好友侯寶林的囑托,他潛心鑽研幽默三十年,出版有關著作十餘部,成為中國係統研究幽默的第一人。他研究幽默的深度與廣度,全世界至今無人企及。
這位樂觀豁達、童心不泯的老人,以93歲高齡擔任廣州亞運會火炬傳遞中山站的火炬手,彰顯了“老驥伏櫪”的風采和堅韌精神,在世界體育史上寫下了精彩的一筆。
這位深懷濃濃故鄉情的老人,以拳拳赤子之心慷慨地把自己多年收藏的價值幾億元的近四百幅名家書畫,以及自己的百餘幅漫畫精品,無償地捐給了自己的家鄉中山市博物館,其高尚境界令世人欽佩不已!
作為中國的一位漫畫大師,方成屢屢獲得全國性獎勵,僅近幾年間榮獲的全國性獎勵與榮譽稱號便有:“2008中國十大‘文化壽星’”,2009年的“中國動漫藝術終身成就獎”、“第八屆造型藝術成就獎”及中國美術界的最高獎項——“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
這位老人的一引言生,活得很精彩,誠如鳳凰衛視《名人麵對麵》欄目采訪方成時的開場解說詞所言:“一位九旬老人,用畫筆影射世間百態,用幽默撫慰春夏秋冬,而他曲折的一生更是20世紀整個中國社會變遷的縮影。精神矍鑠、談笑風生,一麵時代的多棱鏡,一把社會的解剖刀,見證、歡笑與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