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煮酒論英雄的,當然也就會有坐而喝茶論道的。
當兩位站在大唐權利巔峰的人,還有李牧這個新晉的子爵,坐在兵部的議事廳之中。
品茶論道。
談一些百家論壇裏的經詩古籍。
不過,這畫風有些不對,因為李牧根就不懂那些個,他對於經詩古籍來,算是一竅不通吧。
不過要是吟詩的話,李牧倒是能剽竊幾:床前明月光,地上鞋兩雙什麼的。
當然李牧來兵部是有正事的。
喝茶隻是正事的一種點綴之物,不必詳述。
這幾年大唐不管是對外,還是對內,算的上是連年用兵。
對武器的消耗也可以,非常的巨大。
不要看曆史上,大唐如此昌盛,或者如此富裕。
兵力也非常強大。
但是就像其他的朝代一樣,大唐對外用兵,也多是敗多勝少。
這其中會有很多的因素在裏麵。
不過這其中的一種因素,就有武器方麵。
武器方麵不是,大唐的冷兵器鍛造技術不好?不,恰恰是由於大唐是中國曆史上最昌盛的時代。
它的冷兵器鍛造技術,可以是達到了當時那個時代,最高的技術標準。
既然大唐的鍛造技術已經很高了,那為什麼兵器還是限製大唐軍隊軍力的一個原因呢。
這要歸結於,大唐的鋼產量了。
曾經有人調查過,或者是根據史料推測過,大唐的年鋼產量隻有五千噸。
要是換算到現代,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拿到現代來,就算是將著五千噸鋼的生產任務,交給一個私人的煉鋼作坊。
沒準都不夠人家塞牙縫的呢。
從這一點上來看,大唐全年的鋼產量,真的不夠供應一個帝國的使用。
這五千噸的鋼材不可能隻供應軍隊。
在其他的方麵也要有所消耗。
就拿一把陌刀來算,新唐書記載:興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乘城。賊將入,興一舉刀,輒數人死,賊皆氣懾。
也就是一把陌刀就要重十五斤,這裏的十五斤不是現代的十五斤。
而是唐代的。
唐代的一斤相當於現代的六百六十六克,十五斤也就是相當於十公斤。
一萬把陌刀就要一百噸的鋼材,雖然這其中會有不少的出入。
不過具體的數字不會差多少。
單提一萬把陌刀就需要消耗一百噸鋼材,但是大唐不隻有陌刀這一種武器。
還有其它的武器需要用到鋼材。
這樣一算的話,五千噸鋼材對於大唐的軍隊來,和杯水車薪沒有什麼兩樣。
這也是為什麼李二會同意李牧的要求,兵部和戶部也會點頭同意。
三省也表示支持的原因。
因為如果李牧真的能夠為軍隊提供精鋼兵器的話,那麼不僅可以提高軍隊的整體戰鬥力。
還可以盡量的在戰場上減少將士的傷亡。
這樣一來,也可以威懾周圍那些蠢蠢欲動的敵人。
畢竟大唐初年的時候,站在這個時代權力巔峰君臣們,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
都是經曆過生死沙場的。
就連李二的左膀右臂,作為謀士的房謀杜斷,那也上過沙場走過一遭的。
他們對於能夠提升大唐軍隊整體實力,還是有著很高的讚同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