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會花錢才會工作 (6)(1 / 1)

另一個例子,有員工說:"您看,說是給我每月五千塊錢,拿到手裏就剩三千多了,是不是能再漲點兒?"

有點兒法律常識的同學們應該知道,五千塊錢的工資都包括什麼?包括個人所得稅和五險一金中由公司代扣的部分。也就是說,除了納稅光榮以外,大多數錢還在你自己的口袋裏,這也是國家強製要求執行的,而你看到的僅僅是變成現金打到工資卡裏的那部分,我憑什麼給你漲錢?

找老板談加薪的,多半會麵臨失業

還是那句話,大多數無法量化自己工作標準的人,往往在生活中也是最浪費的人。

下麵我來提些建設性的意見。

當你準備向你的老板提出漲工資,最好先說出一個足以證明"你值得擁有"的理由,比如你因何居功甚偉?因何不可替代?需要明確兩點前提:第一,公司的工資標準是由勞動產出決定的,不是由你的生活成本決定的,因此,你的吃喝拉撒睡與公司無關;第二,每個企業都會考慮對用人成本的測算,無論你在哪個崗位,你的日常節儉行為(對公方麵)都決定了人事部門對你的評價,即你是否一向從公眾利益角度出發來為公司降低成本提高利潤。明確了這兩點以後,如果你覺得自己似乎從理直氣壯變得有點兒含糊了,那就不如不去談,否則你麵臨的多半是失業。

有的讀者又該問了,不給漲工資,那你說我這月收入兩千多點兒的日子該咋過?

其實生活成本很好控製,一句話:沒那金剛鑽,別攬那瓷器活兒。

也就是說,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特別是剛考上大學的大學生,多半還都沒有收入。為什麼你上中學的時候每月三五十塊零花錢不覺得窮,現在每月家裏給你三五百抑或自己掙著兩三千的工資還覺得不夠花?歸根結底還是欲望膨脹。說白了,混跡江湖的初級階段,能做到餓不死凍不死,生了病有保障可以看,就是最好的狀態了。至於吃肯德基還是必勝客,去蘇西黃還是蘭會所,抑或買經適房還是商品房,租房子租在一號線還是二號線附近,壓根兒不是現階段該考慮的事兒。

老話說窮有窮的過法,富有富的過法,大部分年輕人月底揭不開鍋都是自己造成的。

一旦生活成本失控,很多有工作的年輕人抓住的第一根救命稻草就是信用卡,一次申請好幾張信用卡,循環套現。十個年輕人裏有八個都是卡奴。固然,這麼做不違法,但事實證明,凡是不想節流隻想開源,以這種手段來獲取錢財的人,最後的結局往往又轉回了"啃老",父母不得不替他還賬,要麼就是實在被壓得喘不過氣了,下意識地選擇將生活的高成本轉嫁到企業,以漲工資的名義來獲得更好的補償,來解決生活問題。於是就出現了之前描述的"一個月兩千多塊錢真沒法過了"那可笑一幕。

企業培養一個人才不容易,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成本。所以一個負責任的用人單位,特別是商業企業,很少會傻到為了摳摳搜搜過日子,而將成本轉嫁到能為企業帶來價值的員工身上,通過克扣薪水來壓縮成本。黎叔不是說過麼,21世紀最寶貴的就是人才,把人才都得罪跑了,企業還談何發展呢?

因此,當你的能力真的上了一個台階,大部分企業領導是不會看不到的,更不會看到了裝看不到。而在此之前,如果你錯誤地估計了形勢,那可真是自廢武功,自毀前程也。

本書精華已為您連載完畢,簡單閱讀,同樣精彩,謝謝!

尊敬的書友,本書選載最精華部分供您閱讀。留足懸念,同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