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北京醫療衛生發展展望(1 / 3)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業經國務院批準,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解放思想、緊抓機遇,重點突破,為提前三年實現小康、加快改革與建設步伐”的戰略部署,北京加快了向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發展的進程。

醫療衛生工作為經濟建設服務、為人民健康服務、為社會穩定服務,在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的進程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一、北京市醫療衛生工作要主成績

1.醫療衛生服務設施得到加強,服務能力和水平明顯提高

醫學科研和人才培養取得豐碩成果

①有一支實力比較雄厚的老中青相結合的醫學科研隊伍,在眼科、耳鼻喉科、神經外科、心髒外科、燒傷科、創傷骨科、泌尿外科、腫瘤科等專業的科研和臨床方麵,保持了國內先進水平,基本掌握了國際先進技術。

②在病毒、免疫、放射等領域取得一批高新技術成果。

③中醫科研和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有很大進展。

④十年來,市屬醫療衛生機構獲得科研成果2000餘項,其中部、市給以上610項。在全市各行業中,衛生係統科研成果的數量和質量均名列榜首。

⑤醫學教育在鞏固與完善多層次學校教育的周時,加強對中青年醫務人員的培養,市屬單位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學科42個,研究生導師275名,1978年以辛已培養研究生832人。首都醫科大學建立了市屬院校唯一的博士且研究人員流動站。45名中青年醫務人員被破格晉升為高級技術職務。

衛生法製工作逐漸成為全市法製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①已在全市施行的衛生地方法規3個,政府規章14個。衛生行政部門還製訂了大量的規範性文件。

②衛生執法已形成了食品衛生、公共衛生、醫療機構管理、藥品管理、公民義務獻血、勞動衛生與職業病監督的全市監測網,執法隊伍的建設不斷加強。

主要健康和衛生指標達到發展中國家先進水平

北京市醫療衛生工作有力地保證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對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為迎接21世紀的到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用較少的衛生投資,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這是黨和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社會各界熱心支持的結果,也是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艱苦奮鬥的結果,充分地體現了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

二、北京市醫療衛生改革與發展麵臨的挑戰和存在的問題

麵臨的挑戰如下:

①城市發展,規模擴大,交通、人口流動量增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群年齡結構與疾病譜的變化,都對醫療衛生服務及應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②國內外醫學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構成對北京學科學技術領先地位的嚴峻挑戰。

③經濟體製轉軌的複雜局麵使醫療衛生工作麵臨許多新的問題。

存在問題如下:

醫療衛生機構缺乏合理的補償機製

資金投入不能適應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

有些事類衛生事業長遠發展的關鍵環節,如: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門急診改造等,需要盡快投入大量資金,加快建設,以使北京市衛生工作有突破性發展。

隨著經濟建設步伐加快,衛生工作的任務日益繁重,疫情監測、傳染病控製、應急事件處理等工作量明顯增加。

必須加大投入,改善設施,提高應變能力。

人員費用日益增長,如工資改革及國家為改善職工生活出台一些%:策,除各級財政按規定給予的補貼外均由單位自籌資金解決,因而負擔更加沉重。

區縣基層單位預防保健任務很重,但經費不足,主要依靠醫療收入補償。預防工作越有成績就醫的人數也越少,就越沒有補償能力,這也是製約基層單位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現行的衛生事業費財政包幹、一定幾年不變的作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已不能適應當前的形勢。國家對醫療單位的預算投入隻能保證各單位已占在職人員總數20%左右的離退休人員的各項費用,很難顧及長遠的建設與發展。

現行的醫療衛生服務價格體係不夠合理。

醫療衛生服務價格明顯低無成本。由於原來的價格起點太低,雖幾經調整,仍未能解決收費標準大大低於成本的間題。如不計勞務的成七為3元的掛號費隻收5元;成本為一元的住院費隻收3—7元;手術費一般僅相當於成本的全市每年僅這三項低於成本的費用就在5億元以上。

醫療收費不區分醫院等級沒有發揮價格作為杠杆對病人的分流作用,導致病人大量湧向市級以上醫院。二一方麵基層醫院減少了病人來源資源閑置浪費;另一方麵影響大醫院對疑難病症的研究和診治,不利於優勢學科的建設。同時病人為小傷小病而奔波,精力上、經濟上也是損失。

對醫療價格的宏觀調控不夠有力,微訑方麵管得又過細。目前醫療收費有4000多項,加上藥品,總計有上萬種收費項目,靠行政部門很難管細、管住和管好。

醫藥費用增長過快

醫藥費用過快增長是個世界性的問題,有其合理性。一方麵體現了醫學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有利於人類的健康;另一方麵,也存在著管理和體製上的原因。這一問題已成了世界各國所麵臨的共同難題。

醫療費用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有:

①品價格上漲過猛。國產中、西藥品價格以每年40%左右的速度增長,進口及合資企業生產的藥品價格上漲幅更大。

②高技術診聞明手段廣泛應用。目前北京地區已有核磁共振儀22台,162台,其他大型設備重複購置的現象也較普遍。

社會醫療保障製度改革滯後,對醫患雙方缺乏有效的製約,從而造成浪費。目前的情況是:醫療衛生單位的經濟困境與醫療費用過快上漲並存;總體上資源不足與局部的資源浪費並存。

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體製不適應新的形勢,

①北京地區醫療衛生機構密集,管理層次多,隸屬關係複雜,在衛生資源配置,事業發展規劃等方麵,政府有關部門很難有效地進行宏觀調控。

②務醫療衛生機構因其職能不同已形成技術服務、衛生防毒、監督執法、教育、科研等不同類型的服務體係6但是長期以來除在撥款方式上有所區分外“基本上按一個模式管理,缺少分類指導,不利於各類服務體係發揮優勢,加速發展。醫療機構普遍隻提供一個層次的服務,已不適應社會多層次要求。

③現行體製節各級衛生行政,對宣局單位承擔無限責任,以大量精力處理人、財、物等方麵許多具體問題,影響了對衛生事業的宏觀管理;基層單位由於缺乏獨立法人所應有的權力和承擔的責任,生存和發展完全依靠國家,因而忽視經營管理,自身缺乏活力,麵臨市場經濟的衝擊,有些機構麵臨萎縮或破產的危險。

北京市醫療衛生隊伍整體素質是好的,平時兢兢業業地為人民健康服務,重大突發事件中應急能力很強,得到領導的一致肯定。但是由於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和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等多種原因,少數醫務人員醫德醫風方麵確實存在問題,服務態度較差,服務效率不高;個別人責任心不強,造成差錯事故;極少數人收“紅包”或通過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好處。這些現象損害了醫院的聲譽,敗壞了白衣戰士的形象,不僅群眾不滿意,同時也受到廣大醫務人員的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