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6年到2010年,是我國走向新世紀、走向新階段、走向世界的重要曆史時期。在這15年中,將要實現黨中央提出的第二步戰略目標,並向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將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將在更大範圍內、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競爭。首都是中國的窗口,未來首都北京的發展,全國關心,世界矚目。這裏在分析未來發展環境和有利、不利因素的基礎上,提出北京“九五”期間和到加10年的發展目標、發展戰略和重大舉措。
一、機遇與挑戰
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十幾年間,是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這期間北京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大好時機,同時也將麵臨空前激烈的全方位競爭的挑戰。
(一)亞太地區成為世界經濟增長重心,有利於吸引國際資本與技術
從國際形勢來看,90年代,世界形勢已從緊張走向緩和,從對抗走向對話,世界發展的主旋律是和平與發展。世界經濟加速一體化與區域化,各國在經濟領域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經濟活動國際化已成為當今世界不可逆轉的趨勢。近些年來,亞太地區經濟發展迅速,引人注目,今後乃至下個世紀,亞太地區仍是世界最活躍的地區。我國地處亞太地區,亞太地區的高速發展使%%國經濟發展占據了地緣優勢。隨著發達國家把經貿重點轉向亞太,特別是東亞地區,將為我們發展提供一個比較有利的發展環境。
目前西方金融市場上國際遊資已達數千億美元,將以更大的比例流向增長最快、發展潛力最大的東亞地區,這為北京吸收國際資本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包括日本在內的發達閨家正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其傳統產業逐步外移,有利於北京吸收成熟的先進技術,發展技術密集型的製造業。
(二)薪的科技革命有利於提高生產力,加快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步伐
20世紀中葉發展起來的髙技術產業凝藥著當代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工業產品更新換代,使生產力產生巨大飛躍。高新技術產業的發達程度,已成為當今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誰具有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誰就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從80年代初開始,世界正處在兩個科學技術進步高潮的交替時期。在上一個科技進步高潮中,以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核裂變技術、有機合成材料技術為代表的科技成果已經形成巨大的產業群,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目前正在進行的下一個科技進步高潮,將在電子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航天技術、海洋工程技術等方麵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並逐步形成推動經濟成長的新興產業。這既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也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我國擁有後起地區直接利用現有國外成熟先進技術的可能,在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在技術上跨越某些階段,縮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同時,在新的輪尖端技術尚未成熟之際,可以發揮我們自身的科技優勢,在某些領域瞄準世界最高水平加快發展,在髙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在下一個新科技進步高潮所帶來的產業革命之前,縮小在產業發展和科學技術方麵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北京是我國科技最發達的地區,要有時代的緊迫感和曆史的責任感,抓住有利時機,集中力量,在重點領域,取得突破,以先進的技術,推動經濟發展,從根本上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