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春秋時代A(1 / 2)

孔子作《春秋》,後有戰國。

這是一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周王室的統治幾乎崩潰。

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分封製土崩瓦解。維持了八百年左右的周王朝終於要走到了盡頭。從曆史的角度而言,沒有一個朝代是恒久的。可以說朝代的更替就是曆史。

周王室分封在各地的諸侯為了保住自己的那點地盤紛紛脫離了周天子的統治。,名義上效忠周天子其實不過是愚弄子民。在中國,天子的威望甚大,拉過來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周王室的人仍有一定的作用。這也是他們能夠活下去的原因。否則早就被人滅掉了。

再說那些諸侯們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不斷挑起戰爭和鄰國的戰爭。大國吞並小國,就像大魚吃小魚一樣。凡是戰爭必定需要人才。因此亂世出英雄也就不言而喻了。

求賢令一處,天下文人武士騷動。

當時有一窮人,叫做管仲。他家十分貧窮,而且還要贍養自己的母親。無奈之下他從了軍,想要依靠軍餉來維持生計。

管仲從軍貨比三家,雖然諸侯眾多,可是他的眼睛卻獨到得很,一眼便看中了齊桓公的軍隊。

管仲來到齊桓公軍隊招待所,他打開門就直接闖進來,“告訴你們大人,我是來從軍的。”

將軍看了他一眼,他的打扮實在是不太體麵。即使是他認為得最好的衣服也是縫補了不下十回。將軍第一眼便認定這是一個流亡者。流亡者很難加入軍隊,因為他們的身份不容易確定,要是敵國的特務怎麼辦?因此將軍拒絕了管仲的請求。“你要是想乞討的話我倒是可以通融通融,如果是參軍還是免了吧。你有參軍資格證麼?”

參軍資格證?管仲傻眼了,他沒有想到在這個年代參軍竟然還需要證明。這可是冷兵器時代,多個人手就多一份勝利的保障。

“我沒有,而且也沒有人告訴我需要這個啊。”管仲急忙辯解。可將軍是軍人,軍法不容情,他斷然回絕了管仲。

就在士兵要講管仲轟出去時,管仲強拉著將軍的衣角不鬆手,“我是管仲,齊國不能沒有我!”

“管仲?”將軍沉思道。管仲以為得救了,將軍又一揮手,“沒聽說過。”

兩個士兵將管仲趕了出來。他的衣服也被士兵扯爛了,這讓管仲大為惱怒,這可是他最新的衣服了。

正在大街上遊蕩的鮑叔牙看見了管仲垂頭喪氣的,連忙跑過去問他發生了什麼事。鮑叔牙是管仲的老朋友了,年輕時他們合夥經商,隻是由於社會閱曆尚欠,再加上年少輕狂,因此生意賠了本。管仲因此欠了一屁股債,窮得就要當褲子了。最後還是鮑叔牙救濟他幫他度過了難關。鮑叔牙知道他有一個老母親,因此做什麼事都很照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