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一團腰間別著風雷,手掌執著閃電,身披一領炭墨色鬥篷的烏雲,從天而降,狂狷不羈地挑戰了炎陽的權威!幾日來炙烤著城市的萬丈光芒也收斂了自己的蠻橫,在這疾風驟雨的天地戰場上敗下陣來。若不是他,整片時空仍曝曬在萬裏晴空之下,所有入眼的風景亦如被曝光的照片,萬物靜止,無風,無情,同在沙漠無異,這種出現了故障的美,難以神思凝定,難以情緒淡然。經黑雲軍團這麼一鬧,綠意森然的樹木開始搖曳舞動,熱浪滾燙的空氣逐漸清涼澄明,嘶吼不休的蟬鳴悄然休眠了嗓子,至於我也仿若渡過劫難,手捧一本閑書,安享窗外的汩汩清涼!
萬象輪轉,四季更迭,暮鼓晨昏,這陰陽交替的美,花費了宇宙大道不少心思,卻以一場美不勝收的意外結尾。欣喜之際,不免感歎一番,盛讚自然的施舍,恰逢周末閑暇,禁不住讀書,鑽進心靈的迷宮,探索精神的曲徑,與自己執拗鬥氣一回,偏要將這冥冥之中的,似是而非的、若隱若無的禪悟,執筆貪畫在宣紙之上,問個姓甚名誰?看個美醜妍媸!所想所感,抖落一地,喜怒哀樂,瘋魔一片。
諸多歪理怪詞,隻與自己道來,我是個好讀書且求甚解的人,偏偏卻悟不出個所以然來,一片遊離不定的冥想,一縷東躲西藏的情緒,在方方折折的文字裏亂撞。譬如,讀簡媜的散文,時光宛如在她娟秀的文思中放緩了腳步,一件一件小事,恍若念珠,奇妙串聯,處處皆見零零星星的佛性,似乎在追求一語道破天機的女性直覺,讓我纏綿,讓我篤定,讓我迷亂。同樣登入台灣詩壇的周夢蝶大師,與她如出一轍,佛這種小乘之法愈加欲蓋彌彰,覺得不懂佛,即難以在他們的行文裏捕捉到超脫世俗的美。
但回歸原點,這既是她的風格,他的詩味,旁人沒有的妙點。我之於都市,去除日漸同質化的生活方式,消費觀念,在物質之上,精神的價值有沒有耳目一新的特色?假如,走在大街至上,遇見千千萬萬個我,豈不可怕,如同烈陽曝曬,毫無生機可言?
向上思索是縹緲虛幻的,向下屈從是如履薄冰的,在許多境遇之下,你所追求的自我價值,有可能被貼上標新立異的標簽,這樣的質疑就成為別人說你博人眼球的口實。倘若,盡興的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受絲毫現實眾生的羈絆,難免墜入魔道,自我自大的毀滅自己。不止藝術,生活中很多人亦是如此,宥於自己的狹小天地,張口就是偏見主張,卻不懂欣賞自己視線之外的世界,這樣的精神孤島,我從來不想踏足。與之相反,盲目的精神認從,朝三暮四的改旗易幟,自己就帶著一張麵具,也為下下之策。
既然看到了兩個極端,那麼小心翼翼的逆流,就成為一條路徑的方向。想必,從無數個日子中淬煉而來的言語,與芸芸眾生衝突再和諧的共識,在與自己輾轉反側的糾結之思,這些個有點成線,再由線成麵的風格,彌足珍貴!因為這是十年,乃至一生韶華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