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阿瑞斯才三十歲,而墨菲德已經五十七歲了。
即便是阿瑞斯最忠實的追隨者這一次也無法再樂觀了,所有人都不再看好這一次決鬥。
最後決鬥的地點選在春亭湖畔,春亭湖雖然叫做湖,事實上它的麵積很大,幾乎有一個瑞文斯頓王國,幾乎就是一個內陸海。
據說春亭湖原本所在的地方也是陸地,但是在萬年前的神魔之戰中,這一塊陸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春亭湖。
春亭湖並沒有什麼特別奇怪的地方,各種魚類也在這裏生長,沒有什麼變異的怪物在這裏出現過,和一個普通的湖沒有太大的區別,隻是它太大了。
春亭湖連接著薩裏昂,瑞文斯頓,菲爾茲威三個國家,所以春亭湖上的水路貿易是非常繁盛的。
墨菲德如約而至,阿瑞斯也在約定的時間趕到了春亭湖畔,慕名而來觀戰的人把春亭湖畔圍得外三層,裏三層,最後薩裏昂王國不得不派出正規軍維持秩序。
這一場舉世矚目的大戰卻以一種極其簡單的方式落幕了。
雙方互相見禮之後,阿瑞斯拔出了他的劍,阿瑞斯的劍是阿瑞斯十五歲離家時他的鐵匠父親為他打造的,雖然也是一把不錯的劍,但絕對和神兵利器是搭不上邊的,反而因為多年的生死拚殺,劍上有了許多缺口。
據說當時墨菲德看到阿瑞斯的劍,讚歎地說了一聲:“真是一柄好劍。”
然後阿瑞斯出劍,然後墨菲德敗了,他的長槍斷折,咽喉下抵著阿瑞斯的劍。
擊敗墨菲德之後阿瑞斯沒有說一句話,在春婷湖畔買了一艘小船,去了春亭湖的中央地帶,他在哪裏找了一個無名小島,然後在島上坐了下來。
這一場決鬥看得所有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以,而墨菲德在失敗之後辭去了懲戒騎士團大團長的職位,自此隱居幕後,對於這一次決鬥的,墨菲德隻是對接任自己大團長職位的副團長說了一句:“太快了,太銳利了。”
而阿瑞斯,他在小島上不吃不喝地坐了五年,他的追隨者心甘情願地陪他留在小島上,防止一些別有用的人接近阿瑞斯。
就這樣過了五年,阿瑞斯睜開了眼睛,他將他的追隨者收攏在手下,開始教授這些人劍術,就在這個小島上,他的追隨者自作主張地成立了“鬥劍騎士團。”騎士團的建立並不是這麼簡單,要是隨便就能建立一個騎士團,那麼大陸上的騎士團早就泛濫了,必須要有一定的實力,得到境內騎士團的認可才能建立騎士團。
比如說一個普通的傭兵在春亭湖建立了一個騎士團,第二天就會被知道消息的附近的騎士團消滅。
但是三個王國的騎士團對於這個鬥劍騎士團都采取了默認的態度,因為阿瑞斯已經表現出足夠的實力,阿瑞斯對這一切並沒有表示什麼意見,他擔任了鬥劍騎士團的第一任大團長。
阿瑞斯的追隨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平民冒險者,阿瑞斯的傳奇經曆是非常勵誌,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在三十歲的時候就擊敗了懲戒騎士團的大團長墨菲德,因為這樣的經曆,阿瑞斯被無數的平民冒險者視作偶像,在這群人裏有極高的聲望。
而隨著阿瑞斯名氣的提升,許多騎士也慕名而來,加入了鬥劍騎士團,就這樣又過了五年了,這五年的時間阿瑞斯一直在島上教導劍術,一步也沒有離開過鬥劍島,鬥劍騎士團的勢力卻越來越大,在春亭湖的水運貿易中賺取了很多的金錢,並且將業務拓展地越來越寬廣,這些事情阿瑞斯是不過問的,事實上,阿瑞斯除了教人練劍,其他的事情他並不管太多。
而在十年前,阿瑞斯消失了,那個時候,阿瑞斯四十歲。
這個消息被鬥劍騎士團緊密地封鎖著,但是最後還是被內部人員透露出來了。
阿瑞斯去了哪裏?
這是一個所有人都想知道的問題,各種各樣的猜測也隨之浮出水麵,有兩種說法被較多的人信服。
一種說法是阿瑞斯被一個神秘強者上門挑戰,最後死在這位強者手下,鬥劍騎士團將這個消息封鎖住,是怕阿瑞斯死後,周邊虎視眈眈的各方勢力圍攻。
散步這個消息的人明顯是別有用心的。
而另一種說法,是說阿瑞斯再次出去流浪了,就像他十五歲離家那次一樣,隻不過這一次阿瑞斯離開挑戰的,是那些已經隱居了的強者,所以再也沒有了阿瑞斯的消息。
鬥劍騎士團都兩種猜測都不置可否,騎士團大團長的位子一直空著,似乎是在等阿瑞斯回來,而有些勢力耐不住開始試探鬥劍騎士團,都被鬥劍騎士團用極其激烈的手段回應。
這些勢力這才發現,經過五年時間的發展,鬥劍騎士團的實力已經發展地完全超出了他們的預料。也就放棄了吞並鬥劍騎士團的想法。
而阿瑞斯,仿佛就這樣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