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解味紅樓(1 / 1)

代 序 解味紅樓

周汝昌

《紅樓夢》到底是一部什麼書?歸根結蒂,應稱之為中華之文化小說。因為這部書充滿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卻表現為"通之於人眾"的小說形式。如欲理解這一民族文化的大精義,讀古經書不如先讀《紅樓夢》,在雪芹筆下,顯得更為親切、生動、繪聲繪影,令人如"入"篇中,親曆其境,心領其意。

詩曰:

中華文化竟何如?四庫難知萬卷書。

孔孟不如曹子妙,蓮花有舌淚凝珠。

中華文化此中含,言笑悲歡味自耽。

若能獲麟同絕筆,春秋舌拙色應慚。

每當與西方或外國訪問者晤談時,我總是對他們說:如果你想要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特點特色,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為捷便(具體、真切、生動)的辦法就是去讀通了《紅樓夢》。

這說明了我的一種基本認識:《紅樓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部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的"文化小說"。

這話又是從何說起的呢?

我是說,從所有中國明清兩代重要小說來看,沒有哪一部能夠像《紅樓夢》具有如此驚人廣博而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了。

大家熟知,曆來對《紅樓夢》的闡釋之眾說紛紜,蔚為大觀:有的看見了政治,有的看見了史傳,有的看見了家庭與社會,有的看見了明末遺民,有的看見了晉朝名士,有的看見了戀愛婚姻,有的看見了明心見性,有的看見了讖緯奇書,有的看見了金丹大道……這種洋洋大觀,也曾引起不少高明人士的譏諷,或僅以為談助,或大笑其無聊。其實,若肯平心靜氣,細察深思,便能體認,其中必有一番道理在,否則的話,為什麼比《紅樓夢》更早的"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西遊記》,都沒有發生這樣的問題,顯現如此的奇致呢?

正由於《紅樓夢》包孕豐富,眾人各見其一麵,各自謂獨探驪珠,因此才引發了"紅學"上的那個流派紛呈、蔚為大觀的現象。而這"包孕豐富",就正是我所指的那個廣博深厚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的一種顯相。

中國的文化曆史非常悠久,少說已有七千年了。這樣一個民族,積其至豐至厚,積到舊時代最末一個盛世,產生了一個特別特別偉大的小說家曹雪芹。這位小說家,自然早已不同於"說書"人,不同於一般小說作者,他是一個驚人的天才,在他身上,儀態萬方地體現了我們中華文化的光彩和境界。他是古今罕見的一個奇妙的"複合構成體"--大思想家、大詩人、大詞曲家、大文豪、大美學家、大社會學家、大心理學家、大民俗學家、大典章製度學家、大園林建築學家、大服裝陳設專家、大音樂家、大醫藥學家……他的學識極廣博,他的素養極高深。這端的是一個奇才絕才。這樣一個人寫出來的小說,無怪乎有人將它比作"百科全書",比作"萬花筒",比作"天仙寶鏡"--在此鏡中,我中華之男女老幼一切眾生的真實相,毫芒畢現,巨細無遺。這,是何慧眼,是何神力!真令人不可想像,不可思議!

我的意思是藉此說明:雖然雪芹像是隻寫了一個家庭、一個家族的興衰榮辱,離合悲歡,卻實際是寫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萬紫千紅的大觀與奇境。

在《紅樓夢》中,雪芹以他的彩筆和椽筆,使我們曆曆如繪、栩栩如生地看到了我們中華人如何生活,如何穿衣吃飯,如何言笑逢迎,如何禮數相接,如何思想感發,如何舉止行為。他們的喜悅,他們的悲傷,他們的情趣,他們的遭逢,他們的命運,他們的荷擔,他們的頭腦,他們的心靈……你可以一一地從《紅樓夢》中,從雪芹筆下,尋到最好的最真的最美的寫照!

中華民族麵對的"世變"是"日亟"的!中華民族文化的基本光彩與境界,都是不應也不會亡失的--它就鑄造在《紅樓夢》裏。這正有點兒像東坡所說的:"自其變者而觀之,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逝者未嚐往也。"

所以我說:《紅樓夢》是一部文化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