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不要計較一時的得失,放長線釣大魚
要想獲得財富就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用發展的眼光分析事物。猶太人最擅長用敏銳的眼光看到事物在發展中的經濟價值,然後放長線釣大魚,不去計較一時的毫厘得失。
《塔木德》說:"仔細權衡利弊得失之前,不要采取盲目的行動。"這句話對猶太商人的影響非常大,聰明的猶太人都懂得"放長線釣大魚"的道理。
我們總是不斷地給自己樹立目標,很多目標又是交叉的,所以就會有主次之分。猶太人的聰明之處就在於總能適時地抓住主要目標,他們認為贏得財富的關鍵在於是否用長遠的發展眼光看事物,抓住了主要目標才能更好地獲得成功。
猶太人認為,要學會用敏銳的眼光看到事物在發展中創造的經濟價值,然後再放長線釣大魚,不去計較一時的毫厘得失。
猶太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個哲理故事:
從前,兩個饑餓的人在路上行乞。有一天,他們遇到了一位慈愛的長者。長者允諾要幫助他們。長者說,我這裏有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你倆自由選擇。於是,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然後他們分道揚鑣。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幹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看到前麵不遠處那片蔚藍的海洋時,他渾身最後的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隻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寰。
後來,又有兩個饑餓的猶太人,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但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反而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隻煮一條魚,僅夠填飽肚子即可。經過遙遠的跋涉,他們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所以說,如果一個人隻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隻是短暫的歡愉。一個目標高遠的人,隻有懂得把理想和現實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就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還有一個在猶太民族廣為流傳的故事:
伊萊·科恩是以色列情報機構的高級間諜。為了獲取敘利亞的軍事機密,他秘密打入了敘利亞的情報機構,擔任了顧問要職。
在二戰時,納粹分子曾經喪心病狂地殺戮猶太民族,因此,戰後由猶太民族為主體的以色列以追捕逃脫的納粹分子為己任,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一次,科恩獲悉,老牌納粹費朗茨·拉德馬赫爾匿藏在敘利亞。費朗茨是個殘害了600萬猶太人的劊子手,是個久捕不獲的漏網頭子,如果抓獲了這個納粹分子,將能大大振奮以色列國民的精神和官兵的士氣。
科恩立即把這個情報發給以色列情報機構的高官摩沙迪,建議由自己就近將這個納粹劊子手除掉。這個建議確實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但是摩沙迪卻下令給科恩:"切勿行動,請放棄這個目標!"
個中原因隻有摩沙迪清楚,除掉費朗茨,勢必要暴露科恩的身份。而當時,中東形勢非常緊張,科恩的主要任務是搜集敘利亞的軍事情報。費朗茨雖然罪惡滔天,但現在對以色列已經構不成任何威脅,而敘利亞正虎視眈眈地準備和以色列進行戰爭。兩者相比,摩沙迪當然寧可犧牲一個次要目標,而要抓住一個主要目標。科恩接到了總部的指令,心猶不甘,所以再次請示:"讓我給那個納粹分子寄一枚炸彈去,恐嚇他一下。"
摩沙迪仍舊指示:"切勿行動,請放棄這個目標!"
身為間諜,科恩必須服從上級的命級,不得已,他隻好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刺殺機會。後來,科恩終於明白了總部的意圖,專心致誌地搜集敘利亞的備戰情報,他發現在戈蘭高地,敘軍正在修築強大的工事,就把這個情報發給了總部。
不久,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了,以色列根據科恩提供的情報很快攻占了戈蘭高地,從而使以色列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大獲全勝。
猶太人告訴孩子們,要想獲得財富就應該很好地運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用發展的眼光去分析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