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洋雙巴”印記(1 / 3)

1989年3月20日清晨,海天一色,晴空萬裏無雲。在A市黑嘴子碼頭聚集著翹首期盼的人群,隨著手拿對講機的裝卸隊長一聲渾厚的“起吊!”25輛藍白相間、車身寫有“柔和七星”字樣的三手DMS倫敦珍寶和二手的九巴MetalSections及BACO四輪雙巴被從船上用吊車高高吊起,再輕輕放到地上。

這些雙巴的外形十分“另類”,有“圓臉”的,有“方臉”的,上車門在車子的左前端,正對駕駛席,有兩片的一側折疊門,也有四片的對半折疊門;而下車門與普通公交車一樣,都在右側中間部位,統一是四片對半折疊門。車後凹凸有致,精致的弧線非常優美。

一早被領導電話叫醒,興奮地前來接船的司機老徐心情十分激動:“沒白早起,這可是我第一次見到雙層巴士,而且還是從‘東方明珠’漂洋過海來的英國貨!”他身邊的晚報首席記者曉琳早已舉起相機“哢嚓哢嚓”猛按快門。“兩顆‘明珠’終於有交集了,盡管這些是二手甚至三手車,但終將成為一段永恒的回憶。”

等所有的“珍寶”雙巴都上岸後,老徐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從管理員那裏借來鑰匙打開車門就衝了上去,看到駕駛席之後立刻傻眼了。“這洋玩意兒的方向盤怎麼在右邊,而上車門是在左邊,和我們自己的公交車不一樣啊,開起來肯定不順手!”

和他一起上來的同事老黃“噗哧”一下笑出聲來:“別急啊,這些洋貨還得經過改造才能上線,到那時我們一定能駕馭得了她們!”

“那我先試著發動一下,省得到時候手生!”老徐一屁股坐在駕駛席上,將鑰匙插進鎖孔,準備打火,卻怎麼也打不著,他鼓搗了半天,按按這個鈕,弄弄那個鍵,又轉轉方向盤,但是這個龐然大物紋絲不動。

老黃啞然失笑:“老徐,你也太急了,這些車連油都還沒加呢,而且我們必須經過培訓才能駕馭得了這些洋玩意兒。”

“瞧我這急性子,竟然忘了這車還沒加油。算了,不弄了,希望我以後能有福分與這些家夥們一起馳騁!”

曉琳也衝上車來,又是一陣哢嚓哢嚓按快門。待這些龐然大物被運往車庫後,她立刻去將照片洗出來,聯係報社編輯:“編輯您好,我是曉琳,明天的頭版頭條標題是‘巨大公交登陸黑嘴子碼頭,我市首次迎來雙層巴士’,我晚些把稿子和照片傳真過去。好的,麻煩您了。”

第二天,曉琳的這篇稿子果然刊登在了晚報上,占了很大的版麵,配上她精心拍攝的照片和流暢的新聞稿,使這則消息得到了極大的關注,每個看到的市民都沸騰了。

“哦,太好了,終於有雙巴坐了!”“這車好氣派,希望能快點上線!”“媽媽,媽媽,你看,好高的車!”一天之內,大街小巷都在討論這些新來的“珍寶”雙巴。婦孺皆知。

但是,這25輛漂洋過海而來的“珍寶”沉睡了好久,直到1994年7月1日,她們才蘇醒過來,胸前佩戴大紅花在5路付家莊車場整裝待發,車身大部分被塗成了黃色,有的還上了廣告,“柔和七星”變成了“通達巴士”。

早在半年前,老徐他們就開始了緊張的培訓,技工告訴他們:“由於改造技術有限,這些車的方向盤還是在右邊,請大家盡快習慣。另外,考慮到乘客的安全,所以左邊的門以後就不開了,上下客都在右邊的後門。工作比較繁瑣,單靠司機不能操控,所以每車配一名售票員,暫不改為無人售票。”

眾位司機都十分為難:“坐在右邊開車還真的很難習慣。”“這些車在上大坡時會不會出危險?”“還有別的問題沒交待清楚吧,車裏那些遺留下來的洋設備怎麼辦?”

技工雙手下按示意司機們安靜:“放心,這些車都經過安全測試了,沒有問題。你們還需要開著她們去熟悉線路,磨合一下,右舵和左舵沒太大區別。至於車裏遺留的洋設備,有個寫著英文‘pushonce’的圓形按鈕,那東西叫落車鍾,在東方明珠時是乘客下車時提醒司機用的,現在已經沒用了。車廂的顏色還是綠色的,英文告示和乘客須知都沒塗掉,為的是讓她保留一點在東方明珠時的氣息,還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