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人生的真相(序)
這個世界,看不破的永遠是真相。
作為一名記者,我們時刻都把追尋真相掛在嘴邊,但又有幾人可以得知真相?這是個問題。
四年前,我大學畢業,隻身來到北京,很榮幸地進入某黨報當了一名記者,本來以為圓了自己的記者夢,所以我非常努力的工作,沒日沒夜的奔走在新聞的最前線,有時,為了搶到一條有價值的新聞,甚至可以不顧一切後果,那時候,我理解了什麼叫做新聞戰場。
半年後,我卻離開了這家媒體,原因既簡單,又複雜。在離職前一個月,我接到一條線索,踏雪來到位於陝西北部的一個偏遠鄉鎮,調查相關部門負責人貪汙老百姓退耕還林補償資金的問題。我付出了辛苦的勞動,就在稿件見報的前一天,總編對我說稿子不能見報,沒有任何原因,甚至根本無法說出理由。這成為我起初離開的導火索,但是我沒有絕望,因為我始終相信這個世界是有真相的,不然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前赴後繼的在這條路上努力追尋,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挖掘真相。
2005年,北京青年報撰寫了一篇題為《被黑惡勢力不斷追殺的名記黃雄,行走在黑幕與真相之間》的報道,"揭黑記者"黃雄說了這麼一句話:"隻要我奉循法律辦事,信守道德為文,筆就可以成為我投向社會陰暗與醜陋的武器,法律與道德的底線將是我行走在這個世界的最堅實的'保護傘'。"
所以我堅信,這個世界仍然是有真相存在的。
我喜歡記者這個行業,因為這份工作可以讓我時刻充滿激情,讓我的細胞隨時都感到快樂和愉悅,所以我先後創作了與記者這個身份相關的小說,它們分別是《殺機四伏》和《無冕特工》,不過那兩部作品描寫的都是戰地記者,寫他們如何在戰爭前線奔波,棄自己的安危而不顧,為尋找真相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一直以來,我認為戰地記者才是記者群體中最有意義,最值得我為之奮鬥和追求的目標,可是我無法如願以償,隻能把自己的理想寄存於小說的虛構中,讓自己變成其中的主角,去領略其中的快樂和悲傷,尋找戰爭發生的真相,探究戰爭背後的真相,感悟人性的悲歡離合。
說了很多,有點扯遠了,馬上回到我的這部作品上。
說實話,當寫下這個《人生的真相》這個題目時,我還有些忐忑,因為那些所謂的真相從來隻出現在我虛構的作品中,那麼現實中的真相又是什麼呢?有人說,現實是一把枷鎖,,生活才是打開這把枷鎖的鑰匙,所以我打算寫真實的生活,寫屬於自己的生活,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圈子。
我有朋友提前閱讀了這部叫做《女記者》的小說,他們問我,蘇菲是一個虛構還是真實存在的角色?我不敢說,因為我在寫她之前已經積澱了很久,希望把自己的意誌賦予她身上,把她寫成一個為追尋真相而不惜以命相搏的正義化身,當普通讀者讀到她的時候,會聯想起自己的人生經曆,從而更為不舍的去追求本該屬於自己的生活,當作為記者的你在讀到她的時候,會從她身上看到屬於自己的影子,一如既往的熱愛這份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