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1 / 2)

薩馬拉外圍的零星戰鬥從4月開始就一直在持續著。這些在巡邏部隊之間發生的小規模戰鬥有時也會達到非常激烈的程度(有一次我們的一個四十人的巡邏隊在埃都利到薩馬拉的公路附近巡邏時遇到了巴比倫的巡邏隊,雙方遭遇後隨即展開了激烈戰鬥,打了將近一天一夜。當我們的接應部隊趕到時,我方有十二人陣亡,二十三人受傷。敵方的傷亡數字也跟我們差不多。據說打到晚上的時候彈藥就所剩無幾了,士兵們不得不用軍刀進行肉搏戰),不過始終沒有發生大規模的交火。巴比倫方麵在那段時間是非常非常克製的,努力避免和我們進行大的戰鬥。而我方則在囤積兵力和物資,也不想貿然展開一場沒把握的戰役。

斷巴比倫糧道的事倒是進展的很順利。海軍陸戰隊第一師歸在我指揮下已經兩年了,從凱爾特山一直打到埃都利,戰鬥力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這個時候已經完全不遜色於任何陸軍方麵的步兵單位。我請陸戰隊第一師的師長許圓幫忙聯絡海軍,他一口就答應下來,並立即與大西洋艦隊聯係。大西洋艦隊的司令楊諾是海軍的一員宿將,我跟他並不太熟,也沒有見過他本人,隻知道他以前擔任過北海艦隊的司令,當時是四十五歲,出任大西洋艦隊司令已經三年了。海軍在1875年以後得到了大擴充,添造了不少艦艇。大西洋艦隊剛組建時隻有兩艘舊戰列艦和幾艘驅逐艦,而到1882年已經擴大了好幾倍,甚至還添了兩艘航母,一艘是“安瀾號”,一艘是“定濤號”,還有四條戰列艦和許多驅逐艦、護衛艦,還有一支不小的潛艇分隊。1881年一月,大東洋艦隊在亞述外海對希臘艦隊作戰取得大勝,一洗海軍自“亞述黑洞”以來的頹色,戰功赫赫,也惹得大西洋艦隊分外眼紅。這幾年大西洋上沒有打什麼大仗,出聲的都是潛艇,艦隊人員眼睛都憋得發綠,所以許圓一聯絡,楊諾立馬答應,甚至說出“如有必要艦隊三天後就出發”之類的話來。許圓笑嘻嘻的跑來跟我報喜,我頓時放下了心裏的一塊大石。同時開始在指揮部和大西洋艦隊聯絡,討論作戰計劃和協同配置。

按照我們的作戰計劃,陸軍於5月10日向薩馬拉發起總攻,而海軍要做的是在5月6日以前趕到薩馬拉外海,截斷從美國底特律到薩馬拉的補給航線,同時配合中部集群的空軍奪得薩馬拉上空的製空權。根據我們得到的情報,如果沒有美國提供的物資,巴比倫持續作戰的能力不超過一周。所以5月6日截斷補給,到5月10日總攻發起的時候,巴比倫軍隊的戰鬥力將大大下降,然後在我方發起的全麵大規模攻勢麵前,可以指望震懾巴比倫軍隊士兵,使他們的士氣崩潰,失去作戰欲望,從而放下武器投降。我和楊諾分析了大西洋上的海軍力量對比,楊諾認為大西洋艦隊可以在越洋後把巴比倫的那一點點海軍力量全滅,同時頂住美國海軍的全力進攻,但時間不可以太長,因為持續作戰對於人員和物資的要求很高,而沒有一個就近港口補充,在遠離基地數千海裏的地方這些都很難辦。他想知道我們要花多久才可以攻下薩馬拉,我告訴他如果順利大概在一周左右;而如果巴比倫全力抵抗,不發生我們預料中的士氣崩潰,那麼大概是十天。我記得楊諾在電話裏沉吟了很久,然後說要在艦隊作戰部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