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1 / 2)

“你們要去前線?這個恐怕不能安排啊……”我皺著眉頭看著剛拿進來的報告,希臘人的猛攻仍在繼續,第79、82機械化步兵師按照預定計劃打了一個小機動,在東邊把敵人向後逼退了幾公裏,但是西邊我們的防線又退守了不少,已經快要支持不住了。錢隆派了兩個師試圖繞到希臘軍隊背後,但被希臘人識破,結果隻是又展開一場沒有多少意義的戰鬥而已。“前線現在非常危急,我無法保證你們的安全。作為戰地指揮官,我要保證我國公民的生命安全。”話是這麼說,這兩個人的膽子卻還真是不小呢。

“我們公司製造的H64突擊步槍一直在軍隊服役,反響不錯,這次我們推出了H64的改進版H75突擊步槍,希望能下發到部隊,在實戰中接受考驗。國防部已經批準了,但是他們隻發給了西大陸的駐軍,那樣程度的使用並不能完全反映槍械的優點和劣勢,所以我們希望拿到東大陸前線來看看它在實戰中的效果。”傑法斯的華語說的不錯,連珠炮似的。

“原來如此。”關於H75突擊步槍的事我是知道的,國防部在1878年下令本土部隊全麵換裝H75,而東大陸因為“運輸不便”等種種原因,沒有列裝,部隊還是在使用H64。不過波斯衝突的時候我在西大陸本土見過H75,外型不錯,在射擊精度和威力上也比H64稍有提升。不過戰鬥中人的素質比較重要,武器上這樣一點不算很大的性能提高沒有多大的實戰意義。“你們的願望是很好,但是我還是不能同意。這是一種風險很大的冒險,可不象上一次靶場那麼簡單。”

“海軍陸戰隊第一師的許圓將軍說他可以保證我們的安全。”一直在旁邊不出聲的祁悅忽然說話了。

“海軍陸戰隊?他們都在東丹島的海軍基地吧?他們怎麼保證你們在東大陸前線的安全?”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東大陸遠征軍全部由陸軍組成,海軍和空軍都隻是協同作戰,海軍陸戰隊成立以來從來沒有打過仗,編製也隻有3個師而已。在東丹島上曬日光浴的他們怎麼能保證在東大陸凱爾特山上人員的安全?

祁悅和傑法斯互望了一眼,然後傑法斯說了一句讓我大吃一驚的話:“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和第二師已經到了托那汪達。”

1881年初的海軍高層有些讓人捉摸不透,他們把自己手裏僅有的三個陸戰隊師中的兩個派到東大陸來,事先沒有征得遠征軍方麵的同意。到了之後也沒有和我們聯係,而是待在托那汪達的港口幫忙卸貨。在托那汪達駐防的遠征軍還以為他們是來幫忙裝卸的,居然沒有發現他們連應用的作戰裝備都帶來了。

隨後海軍方麵的高層來給錢隆和我打招呼了。就在我見過了祁悅和傑法斯那天的下午,大東洋艦隊司令張見昕親自打電話給我,向我解釋這件事的始末。

原來海軍陸戰隊以前幾乎從來沒有打過實戰。東丹島登陸的時候從登陸計劃到實施作戰全部是由陸軍搞的(曾參加過東丹島登陸的部隊現在都屬於遠征軍編製),在隨後的東丹島戰役中海軍陸戰隊出了一個通訊營,在海軍陸軍之間擔任傳遞信息的角色,幹的還不壞。但是在實際的作戰方麵就提不起了——海軍陸戰隊第一師有一個連參加了比薩的攻城戰,對手是當時士氣不振,裝備不整,戰鬥力已經相當弱的羅馬守城部隊(這些羅馬人在陸軍眼中是最菜的對手,一直被嘲笑為“麵人部隊”的)。海軍陸戰隊和他們交手卻吃了大虧,居然被人家一個反擊打得七零八落,死傷了將近一半人,剩下的人倉皇撤退,最後還是陸軍去把這些羅馬人全部擺平。這件事當時在東丹島上的各部隊間流傳了很久,我也聽說過這件事,當時在陸軍一線部隊中人人都把海軍陸戰隊嗤之以鼻,甚至軍官罵部下無能都會說“你是從海軍陸戰隊轉來的嗎?”海軍陸戰隊因此成為陸軍嘲笑海軍的一個笑柄,據說連陸軍部當時的參謀長也說過“海軍陸戰隊是個繡花枕頭”之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