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2 / 2)

我不知道我退役以後該幹些什麼,在1866年我參軍以前,我是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不過退役軍官應該會有退休金可領,而且少將的退休金據說很不少,我想到那時我正好可以當個社會的寄生蟲,安靜的和蘇娜度過我的下半生。

“中國和巴比倫的和平談判進行了一個半月,1875年12月1日,中巴談判結束,雙方達成協議,以當前實際控製線作為停火線,雙方向該線兩側各後退50公裏,中間100公裏就作為非軍事區。中國向巴比倫支付100億元,作為戰爭賠款;巴比倫則向中國提供巴比倫產的優質鑽石作為交換。同時雙方定於1875年12月31日在薩裏昆東邊的郊外交換戰俘。”[摘自《中國戰爭史》第五卷上(首都出版社,1899年6月第一版)]

我是在陸軍招待所的大堂裏和我的人們一起在電視上看著雙方簽字的。簽約協議在停火線的談判點舉行,我在那大群的政府官員中看到了錢隆和趙雲明,錢隆一身筆挺的元帥製服,陰沉著臉,一句話也不說。趙雲明穿著筆挺的西裝,神采飛揚,不斷小聲跟身邊的一個秘書模樣的人說著什麼。他們站在一起,代表中國軍隊和中國政府分別致了辭。然後就是簽字儀式,新上任的軍事委員會主席吳德凱和巴比倫國防部部長在協議上簽字,然後交換協議,然後是一個他們握手的特寫鏡頭,整個電視屏幕上就隻有他們互相緊握的兩隻手,這時大堂裏除了電視裏傳出的掌聲以外,沒有一個人說一句話。

據說這一天中國和巴比倫各地都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儀式,有數千萬人參加了遊行和慶祝。人們歡呼、擁抱、哭泣,慶祝著多年未見的和平終於降臨人間。這可真是歡樂的一刻,所有人的喧囂彙成一個聲音:“戰爭終於結束了!”

陸軍招待所冷冷清清的大堂裏,所有的人都喝著悶酒,對於軍人來說,和平意味著不用再流血和麵對死亡,同時也意味著自己在軍隊的生涯到了終點和盡頭。

那一晚大堂裏有一半的人喝醉了,包括蔣賓達,雖然他以前是不喝酒的,但那天他還是狠灌了很多的葡萄酒。

1875年12月1日,持續了3年的第一次東大陸戰爭結束了。

[第二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