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善於抓住機遇的人——弗萊明(1 / 2)

第四篇第九章善於抓住機遇的人——弗萊明

青黴素,是廣泛使用的一大類藥物,是由微生物產生,能殺死或抑止病菌的生長的物質

。在漫長的醫藥發展史中,人類發明了難以計數的各種藥物,它們不斷地更新換代,為人類

戰勝邪惡的病魔助上一臂之力。然而有一種藥物至今仍藥效不減,風行天下。它就是殺滅病

菌的靈丹妙藥青黴素(英文音譯又稱盤尼西林)。它具有廣譜的抗菌功能,副作用少,且不

易使病菌產生抗藥作用,所以從它誕生之日起,就被人們視為“神藥"。目前為止,約有兩

千種抗生素,而且每年都有新的發現,但是在龐大的抗生素家族種,資格最老,現在使用最

廣的是青黴素。

弗萊明是以青黴素的發現者而載入史冊的,於194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一定要抓住機遇——這是弗萊明成功的秘訣。

弗萊明於1881年8月6日出生在英國蘇格蘭基馬爾諾克附近的一個小村子裏,他父親經營一個

小農場,而這個小農場隻能勉強供養他們這一個大家庭。弗萊明在那裏上鄉村小學,

後來在基馬爾諾克上學,最後進入倫敦綜合技術學校學習了很短一段時間。但是不久,由於

家庭的收入微薄,迫使他又離開了這個學校。他在船舶業裏當完學徒之後,不得不去服義

務兵役。可能在這段時間裏,他就有了獻身於醫學的願望。

弗萊明開始是在聖·馬裏醫院的伍學高等學校裏學習。他在當大學生時就已經發揮出驚人的

工作熱情,並得到很多學習獎賞。在1908年通過國家考試以後,他仍舊留在大學裏。他的目

的是更好地熟悉細菌學的研究方法。他同大學校長賴特一起,致力於廣泛的細菌學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這種研究被迫中斷。弗萊明在各種不同的軍醫院裏工作,他到處都不得不

確認,用於避免傷口感染的藥物都不符合他的想法。雖然這些藥物外用時能夠使傷口消毒,

但它進入血管,很快就破壞血細胞。

因此,弗萊明希望找到一種既能幫助身體產生防禦作用又不致使身體受到損害的物質。戰後

,他在聖·馬裏醫院裏進行實驗,全心致力於研究殺死葡萄球菌的藥物,即能殺死使傷口感

染發生危險的病菌的藥物。

弗萊明的實驗中,一直用幾十隻培養皿中培養著葡萄球菌,這是他做藥物試驗的對象。每天

他照例要把幾十隻培養皿中的培養物觀察一遍,看葡萄球的生成情況,看使用某種藥物之後

有無效果。雖然這些葡萄球菌令人生厭,但是為了研究,還必須好好照顧它們。

一天早上,費萊明發現有一個培養皿中培養的葡萄球菌被青黴菌汙染了,這是他發現青黴素

的開始。微生物培養物被雜菌汙染,這本是司空見慣的事。空氣中漂浮著很多細菌,也有很

多真菌孢子,培養過程中稍有不慎,它們就會侵入。費萊明的實驗室條件並不好,很小,東

西很擁擠,隔離設施也不完備;房子陳舊,不斷有灰塵下落。盡管他盡力防止,培養物被雜

菌汙染依然時有發生。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把被汙染的培養物倒掉,重新進行培養。但是

,這一被青黴菌汙染的培養物,弗萊明卻沒有馬上倒掉。他發現在那個青黴菌斑點的周圍,

有一個透明的區域。內行人都知道,這是由於培養的葡萄球菌已被殺死了。

弗萊明一下子興奮起來:難道是青黴菌可以殺死葡萄球菌?我不是正要尋找殺死葡萄球菌的

藥物嗎?天賜良機,不可錯過!

這可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弗萊明繼續培養受青黴菌汙染的培養物,發現透明的區域逐漸擴大,最後整個培養皿中的葡

萄球菌都被殺死了。弗萊明開始集中精力研究青黴菌的抗菌作用。他把青黴菌在肉湯中大量

培養,然後將不含青黴菌的過濾液加到葡萄球菌培養物上,結果,葡萄球菌被殺死,這表明

抗菌作用並非來自青黴菌本身,而是來自青黴菌產生的某種物質,他把這種物質稱為青黴素

。

將濾液逐步稀釋,稀釋到800倍時仍可以殺死葡萄球菌,表明青黴素的殺菌能力很強,很低

的濃度下依然可以殺菌。那麼,青黴素對人畜有害嗎?弗萊明用兔子做實驗,即使青黴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