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日偽山西省長顧問輔佐官城野宏正率領趙瑞的偽軍在晉中五縣清剿八路軍地方武裝,戰火正熾時,省長王驤突派密使送來消息,稱日本已決定投降,催其速返太原,急商應對之策。就在城野宏率部頂著狂風暴雨,向太原星夜疾進時,留守太原的偽軍為爭奪城垣等軍事要地,竟然和日軍兵戈相向,動起武來。

拂曉時分,城野宏剛剛趕到南門外,不料竟遭到城頭上槍炮迎候。駐太原的日本第一軍司令官澄田中將怒不可遏,設下圈套,以軍部點名為借口,欲將偽軍軍官一網打盡。

剛剛返城的趙瑞從省長王驤口中得知內幕後,驚駭不已,立即與幾位袍澤密商對策。

熟睡中的城野宏被趙瑞的告急電話驚醒,得知軍部要對趙瑞等人下手,立即趕往軍部,力排眾議,大聲疾呼:趙瑞、楊誠、秦良驥等閻錫山的老部屬,當初攜械來降,其真正目的就是為了借日本人的力量消滅八路軍。他們與日本人,甚至蔣介石的中央政府從來就是同床異夢,隻對他們的閻長官忠心耿耿。而值此日本戰敗之際,閻錫山最大的對手仍然是共產黨,六萬駐晉日軍隻要能智慧地利用閻錫山對共產黨不共戴天之仇恨,以及與蔣介石中央難以調和的矛盾,爭取到閻錫山的庇護,便可以繼續留駐山西,並將山西豐富的煤鐵資源牢牢控製在手中,為日本未來的複興,保存一個取之不竭的物資基地,和一支精銳的先遣軍。

眾將領聽罷,無不為之動容。

而城野宏此時提出的想法,與閻錫山的心思恰好不謀而合。好不容易盼來了日本投降,可閻錫山治下的山西,竟然已有四分之三地區落到了八路軍手裏。唯一讓閻感到慶幸的是,他早就未雨綢繆,以“內應工作”的名義,派出大批軍隊和幹部與日本人合作剿共,為他如今與八路軍爭奪地盤,搶得了先機。不過,閻也太清楚不過,若以自己的晉綏軍和八路軍單挑,自己必死無疑。

萬般無奈之下,閻錫山隻得把眼睛盯到了已經投降的澄田司令官的第一軍六萬官兵身上。

東京帝國大學法學係昔日的高材生城野宏,以他無人能敵的口才,給處於絕望之中的第一軍將領們描繪出了一幅充滿希望的藍圖,使他們相信,日本戰敗了,但並沒有滅亡;殘留山西,控製山西的資源,就是對天皇,對日本最大的忠誠!

與此同時,城野宏也曉以利害,成功地說服了澄田等日軍將領,終止對偽軍頭子趙瑞下手的愚蠢行動。不僅如此,還舉行了隆重的閱兵式和表彰大會,將一枚由天皇頒昭的金鎢勳章授予趙瑞。豈料眾目睽睽之下,趙瑞隻接受了澄田送他的私人座騎,而退回了金鎢勳章,讓倍感羞辱的日軍官兵痛哭流涕。

被日本人趕出太原八年的閻錫山終於回來了,整齊列隊在月台上歡迎閻錫山凱旋的日軍將領們驚奇地發現,在山西有著至高無上威望的閻錫山,一點也沒有凱旋的大將軍理當擁有的威風。他此時的打扮看上去就像個上了年紀的步兵夥夫頭,身穿普通士兵的土灰布軍衣,腳蹬布鞋,身上沒有佩帶任何表明軍階的標誌。

而且閻錫山在為他舉行的歡迎大會上公開宣布:“行者(跟隨他到晉西南堅持八年抗戰的官員)居者(留在太原當漢奸的軍政官員,比如趙瑞、楊誠,前任偽省長蘇體仁等),不分彼此,都是有功之臣。”大家這才明白,原來閻錫山把他幾乎一半的軍隊和文武官員,都寄存到了日本人身邊。而日本人明知閻錫山的用意,卻不得不與他合作。因為山西太大,區區六萬日軍,根本控製不了局麵,讓八路軍襲擾得焦頭爛額,隻能利用閻的軍隊來對付八路軍,以圖維持日本人的統治。

為了將這批戰鬥力遠在閻軍之上的日軍官兵收編在自己麾下,閻錫山無比慷慨,給予“官升三級,兵發雙餉”的優厚待遇,在生活物資上,也是不餘遺力地保證日本人的要求,包括為他們設立專門的慰安所。閻錫山與日軍合作遠非今日始,還在抗戰期間,接連遭到蔣介石和共產黨重創的閻錫山,為了保存和擴大自己的勢力,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正與他的部下在戰場上交戰的日本人……雙方密使一來二去,閻日之間很快便有了“默契”。

當全國日軍戰俘陸續踏上遣返輪船時,唯有在山西的日軍依然成建製保留著。他們堂而皇之地以警備司令部的名義頒發告示。日軍巡邏隊依然在太原大街上耀武揚威。有時甚至可以看到日本軍人高舉著太陽旗,唱著歌穿城而過。

不過,日本人的確能打,而且他們很快便讓閻錫山感覺到了“物有所值”。在上黨戰役中,由於城野宏、岩田清一等與閻方代表的談判正在進行中,故而戰火剛燃時,日軍並未參戰。但是,當三萬閻軍被陳賡指揮的八路軍打得落花流水時,日軍為在談判桌上增加己方的籌碼,突然出兵,突進槍林彈雨中救出了閻軍殘部,並使出陰險手段,給八路軍以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