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倒台,讓中國在戰略上喘了一口氣,美國和中國說到底還隔一個太平洋,但是蘇聯的上萬輛坦克一直就守候在中國北方的寬大正麵,北京處在這強大的武力威懾之下,不管這是來自於盟友還是來自於敵人,有強鄰總歸是個壞事情,在外交語言上可以說得很漂亮,但是在戰略上,沒有哪個國家喜歡生活在強國的陰影之下。
蘇聯沒有垮掉之前,中國趁著美蘇掐架的機會向世界敞開了大門,以開放的姿態走向了市場經濟的發展模式。中國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等到美國修複了自己和蘇聯進行戰略對決的傷痛,回過頭來看到中國已經發展起來了,美國精英統治集團覺得應該用自己的方式來挫一挫中國的銳氣了。
其實在與蘇聯的博弈中,美國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是美國恢複得快,因為美國的傷實際上是讓全世界市場經濟國家埋單的。前文已經說過,美國的高科技係統主要是民用的,其次才是軍用的。所以蘇聯倒台以後,美國的軍工係統很多技術也就溢出到了民用領域,包括改變世界的互聯網技術,實際上一開始就是基於美軍的軍用通訊技術發展而來的,如果這樣的技術出現在其他國家,就不能實現順暢的軍事技術和產業技術的相互轉化。
美國企圖將在全世界用過的毒招都用在中國身上,中國是不會上美國當的,因為中國的領導層知道中國的國情。中國有位戰略家說過,全球最大的不道德,那就是搞亂中國,因為中國一旦發生巨大的內亂,中國人將出現人類曆史最大的災難,中國十幾億的人口一旦發生比較大的市場動蕩,其戰略性後果就會影響到全球的各個角落。中國人均資源條件和前蘇聯是無法相比的,一旦中國經濟進入了穀底,我們的經濟狀況可能比非洲某些國家還要困難。
美國對於中國的政策,同樣是綜合式的抓藥。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對中國進行了很多次的戰略挑釁。其實1990年的海灣戰爭也有打給中國看的成分。因為伊拉克很多的裝備都是中國軍隊的現役裝備,在進行地麵戰幾天的時間內,伊拉克的兩千多輛坦克就被消滅了,這確實給了中國軍隊很大的震撼,也給了中國發展高科技軍備的決心。但是美國人可不是這樣想的,美國希望中國能夠走蘇聯的老路,開始投入巨大的資源來發展軍備,但是中國沒有上這個當,國內有些軍事戰略家和民間要求中國大力發展軍備,以求抗衡美國,但是中國領導層是非常清醒的,他們認為即使中國的軍事能力上去了,但是如果沒有完備的高科技產業和發達的市場經濟的話,那麼即使有幾艘航母等高科技武器也是得不償失的。中國的核心還在於經濟,而不是軍事,當然中國必須維持一定的戰略威懾能力,這些在中國實際上已經完成了。所以,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並沒有上美國的當,和美國做針鋒相對的軍事對抗,從曆史的角度來看,中國的處理方式是明智的具有全局性的。
中國在經濟領域的長足進步,實際上意味著國家已經可以維持一個比較高的國防預算總量,中國在世界上的處境比當年蘇聯做的事情要好很多。原因中國是一個完整的大市場,和國際經濟關聯度非常緊,美國和其他的國家已經沒有辦法聯合了,因為發達國家之間也存在著競爭關係,而中國可以利用自己的市場地位來反向各個擊破。所以美國完全遏製中國的最佳時機實際上已經過去了。
美國在軍事領域沒有獲得自己的戰略誘騙效果,之後就回到經濟領域,希望通過美國手段將中國經濟弄成帶病的經濟體,然後找到空隙進行金融進攻。對於中國這個龐大經濟體來說,美國即使有金融進攻,在中國身上撕下一塊肉來,中國還是能夠自我恢複的,因為出色的經濟實力實際上是能夠完成一定的戰略回旋的。所以說,美國全麵控製中國金融的可能性不大。
事實上,對於中國經濟體本身美國也不是沒有空子可以鑽。中國經濟在最近幾年也開始出現一些舉債保增長的情況,也就是說,我們在經濟領域能夠開掘的競爭增長點也已經全部用完了,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找到新的增長點,讓經濟體本身實現自我進化,而不是和蘇聯一樣,國家和政府投資最終毀了國家經濟。
今天的中國與當年的日本有一個最為關鍵的相似點,那就是我們的製造業出口麵臨和日本當年一樣的困局。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導致出口越發艱難,製造業成片倒閉。國內的經商環境開始急劇惡化,在實業中無路可走的製造業資金最終流向樓市和股市,和國際熱錢一起來吹起股市和樓市泡沫。種種跡象表明,今天的中國很可能和日本遭遇同樣的危機。
在本國幣值上,今天的中國和當年的日本一樣,都被歐美聯合起來逼迫升值,唯一不同的是,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和速度要比當年的日本小很多,從2005年開啟升值以來,到今天人民幣才升值了百分之二十多,這差不多和日元開啟升值之後三個月的結果一樣,日元在《廣場協議》簽訂三個月內就升值了百分之二十五,兩年之後更是升值了百分之百。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中國在人民幣升值問題上表現得極不爽快。升值的過程都是等到對方逼得太緊了,才慢慢地動一點。中國的思考當然也是有自己的道理,中國的經濟結構需要好好的調整,而大經濟體的方向調整,一個周期可能就有十年時間。中國出口雖然是很厲害,但是在如此緩慢升值的狀態下都無法生存的出口企業,實際上也就不具備創造價值和自我進化的能力。
但是既然都有升值預期,今天的中國和當年的日本一樣,都有大量試圖套利的國際熱錢流入,其中很大部分流入了股市和樓市,催生股市和樓市泡沫。多數人認為,今天中國的樓市泡沫已經不亞於當年的日本。這意味著,美國也正在預謀把中國的樓市和股市當成提款機,等到時機成熟就提款,和當年對付日本一樣。
中國可能有幾個成為美國提款機的行業,但是中國的金融不是完全開放的,所以想在中國弄當年日本那樣的一檔子事情也就不能辦到。未來經濟會怎麼樣,我們不得而知。但在經濟高速發展了這麼多年以後,中國確實需要提高警惕去應對未來世界的種種變局,應對可能會出現的一些預謀。至於美國是不是正在準備著找機會把中國三十年改革開放創造的財富竊取掉,什麼時候會下手,有沒有能力動刀,我們無從得知。雖然美國動手的最佳時機已經過去,但是中國人也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