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愷之吃甘蔗——漸入佳境
這一章要為大家講的四個姓裏麵有三個是頂級大姓。哪四個姓呢?顧、孟、平、黃。
關於漢族的顧姓,很多人都知道,分為北顧、南顧兩大支,之間沒有血緣關係。
北顧出於己姓,是夏王朝昆吾氏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帝顓頊有曾孫叫吳回,吳回的兒子陸終娶鬼方氏的女兒女嬇(kuì)為妻,生有六個兒子,其中大兒子名樊,賜己姓,封在昆吾國(今河南許昌),後代便是昆吾氏。夏王朝時,昆吾氏有子孫被封於顧國(今河南範縣),世稱顧伯,是夏的重要同盟國之一。
南顧出於姒姓,是越王勾踐的後裔顧餘侯之後,屬於以先祖封號為氏。據史載,大禹死後葬於會稽,他的兒子啟在山上建立宗廟祭祀他。後來夏帝少康又把庶子無餘封在會稽主持禹的祭祀,並建立越國,建都於會稽(今浙江紹興)。漢初,越王族後世孫搖因戰功被冊封為東海王,都城在東甌(今溫州一帶),所以又叫東甌王。後又封搖的兒子期視於顧邑,稱“顧餘侯”,漢初居會稽,為顧氏,這一支是南方顧氏的鼻祖。三國時期非常有名的顧雍就是南方顧的後裔。
顧姓還有很多出自於其他兄弟民族,滿族、蒙古族、錫伯族、裕固族等少數民族中都有顧性。
此外,顧姓裏邊還有重要的一支,就是寧波“後顧氏”,這一支出現得非常晚,明朝嘉靖年間才出現。這一支原來姓孟,應該曾是顧家的奴仆或者家人,明朝嘉靖年間,跟隨主人從浙江餘姚顧家埠遷到了寧波市北侖區,因對主人非常感恩,就懇請顧氏祖人允許他姓顧,並且自矮三輩。這一支後來在寧波一帶成為望族,出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特別是工商界的人物。這也是漢族姓氏裏邊比較怪的一支。
顧氏多民族、多源流,主要發源於浙江會稽地區。到了漢魏六朝的時候,陸、張、朱、顧稱為會稽四姓,是當時四個最大的家族。由於顧姓在南方發展得非常好,所以南方出現了很多比如顧儒嶺、顧歡溪這樣的地名,表明這裏和顧姓有關。
由於顧姓主要發源和發展於會稽,所以在曆史上會稽也被當作顧姓的著名郡望之一。此外,這支顧姓中後來又有人從會稽一帶開始南遷到武陵(今湖南常德),並在當地發展迅猛,後來武陵也被尊為顧姓的另一大郡望。
從三國到唐代,顧姓一直是江東四大姓之一。唐以後,顧姓不斷地向南北各地搬遷。到了明初,因大槐樹移民,顧氏開始向全國各地遷徙,比如安徽、湖南、湖北、廣東、四川、河南、河北等地。
今天顧姓在全國都很多,但是還是以江蘇、浙江最多,這兩個省的顧姓就占了全國顧姓人口的60%以上。而北方的顧姓則比較冷落,今天很多北方的顧姓反而是從南方遷到北方的。所以在漢族裏邊,北顧的繁盛程度和發展速度都不如南顧,。
顧姓的名人實在太多了,下麵就隨便舉幾個。
顧愷之,東晉大畫家,是中國繪畫鼻祖級的人物。他當時被稱為“才絕、畫絕、癡絕”,後人評價他的畫是“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其中“意存筆先”意思是在動筆之前就有布局、有一些意境的考慮了;“畫盡意在”指畫完後,意境或者意韻依然還沒有止住。這也成為中國畫的一個重要評判標準,對中國畫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還有一個成語跟顧愷之有關,就是“漸入佳境”。據《晉書·顧愷之傳》載:“愷之每食甘遮,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曰:‘漸入佳境。’”什麼意思?這位老爺子好吃甘蔗。甘蔗根部比較甜,又叫本,所以顧愷之吃甘蔗時,就從上往下,越吃越甜。別人覺得奇怪,就問他為什麼這麼吃,他說:“漸入佳境。”
顧姓在排行榜上排在第89位,人口230多萬,占全國人口的0.2%,是個大姓。
孟姓人為何不認祖宗?
我們常說,天下隻有一個孟,都是孟子的後代。這話聽聽還可以,但要認真講起來,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孟姓不是隻有一個源頭,漢族孟姓的發祥地起碼有兩個:河南北部、山東東南部。
第一支源於姬姓,是春秋時期衛國第28代君王的後代,稱公孟氏,是個複姓。後來,簡稱為孟氏,是為河南孟氏。
第二支源於子姓。這一支就很有意思了,出自商王朝時期的齒序排列。《禮?緯》中明確記載:“嫡長曰伯,庶長曰孟。”古人稱嫡長子為“伯”,是正妻生的第一個兒子;稱庶支長子為“孟”,是庶妻或者妾、妃生的第一個兒子。在家裏是孟的,其子孫就有開始姓孟的,好多孟姓就是這樣來的。
第三支還是源於姬姓,是春秋時期魯國公族慶父的兒子公孫敖之後。慶父雖是孟氏之始祖,但因其三年連弑二君,使國內大亂,人不敢敬,而孟子正是慶父的後代。因此,這一支就以孟子為始祖,為孟氏大宗。
很多兄弟民族中當然也有姓孟的,滿族、蒙古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及南方的土家族、布依族都有孟氏族人的分布。
先秦時期,孟姓主要在河南、山東、河北一帶。兩漢至唐朝,在華北、中原、西北、江浙、川鄂地區,都能找到姓孟的。當然,主要的活動地域還是冀魯大地,即河北、山東。唐朝以後,孟姓也隨著移民大規模南下。早期在南方是沒有孟姓的,但是唐朝以後開始南遷。
到今天為止,孟姓的分布仍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約占孟姓總人口的46%。其次分布於江蘇、遼寧、山西、黑龍江,約占孟姓人口的28%。山東為孟姓第一大省,約占孟姓總人口的21%。現在孟姓人口的分布跟當初的發源地基本吻合,這是孟姓的一個顯著特點。
亞聖孟子是山東那支孟姓的得姓始祖,同時也是天下孟姓公認的始祖。這裏邊隱藏著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情況。我們前麵已經提到過孟子的祖先是慶父,卻為什麼選孟子作為始祖呢?因為慶父在曆史上是極其糟糕的一個人物。這個人是魯國的權臣,魯桓公之子,他本身也是貴族,但是品行有問題,與自己的嫂嫂哀薑私通,並且還經常幹預魯國王位的更迭,把國家搞得很亂。因此魯人非常恨他,都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因為慶父的名聲實在不好,所以老孟家的人,特別是山東孟家,都不認他,而認他的後代孟子為得姓始祖。所以,孟子成為山東孟氏的始祖,可不是因為他最早姓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