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樂於時傅(1 / 3)

很多姓氏,往往有多個讀音,讀音不同,代表的血緣也不同。比如,樂姓在古時就有lè、yuè、yào三種讀音。雖說現在大都不再做區分,但並不會改變中國姓氏的古老、多源。而且,在每個姓氏的形成發展過程中,有些讀音相近的姓氏還會互相更改,更增加了姓氏的複雜性。比如,嶽飛的後裔,為了避難就有一部分改姓樂;很多傅姓在漢字簡化時,誤改成了“付”。那麼樂、於、時、傅四個姓,到底有著怎樣的演變曆程呢?

“冰清玉潔”最早是指男人?

“樂”作為姓,到底有幾個讀音?書生“樂樂樂”中了狀元,難為壞了傳話的太監,惹得龍顏大怒不說,還真就不知道這個奇怪的名字到底該怎麼讀?

樂,這個姓有點麻煩,到底讀yuè還是讀lè?有的人對這個問題很隨意,你說“yuè先生”,我說“lè先生”。其實,這兩個讀音千萬不能混,從它們來源的角度看,就很好理解了。

第一個,源於子姓。春秋初期,宋國國君宋戴公有個兒子,名叫公子衎,字樂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這一支出現於3000年前,是宋國王族的後裔。起源於哪裏呢?今天的河南商丘附近。他的後代有兩個人在曆史上非常有名——樂羊、樂毅。這一支又叫靈壽樂氏或平山樂氏,是樂氏的正宗,至少樂氏人都認為這一支最正宗。這一支應該念yuè,絕不能念lè。

第二,源於姬姓。春秋時期,晉國有個很有名的大夫,叫樂王鮒,姬姓。他的後代就叫樂王氏,後來分出來兩個姓——樂氏和王氏。可見,有一些樂氏和王氏是有血緣關係的。這一支也念yuè。

第三,源於官位。過去有樂正這麼一種官職,管音樂和禮儀的。樂正在古代很重要,因為他要管整個王朝的教化。有些樂正的後代就姓樂,以官名作為自己的姓氏。這一支也念yuè,很清楚。

第四,源於地名,這很好玩。有個很有名的典故,叫夜郎自大,一般人都聽說過。說的是漢朝初期,西南地區有個小國,覺得自己特大。夜郎有個很重要的城市,叫樂王邑。這個地方在哪兒呢?比較通行的說法,是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的樂望鎮。時過境遷,“樂王邑”中的三橫“王”變成了興望發達的“望”。當然,說到這裏,需要強調一句,現在講到古代地名的位置時,尤其是比較有名的,得特別小心,免得被人打一棍子。因為很多人會爭這個,“我們這裏也有那地方。”比如夜郎國,據我所知,湖南、貴州、雲南、廣西、四川都有地方說夜郎在他們那裏。既然大家都在爭,所以得小心。但我認為,在貴州的可能性比較大。樂王邑的居民後來也姓樂和王,我們知道,這一支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漢族。這一支,還讀yuè。

還有一支更奇妙了,嶽飛的後裔。公元1142年,也就是宋高宗紹興十二年,嶽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了,他的族人紛紛逃難。今天咱們講,一人做事一人當,但在古代卻是“一人做事一家子當”,甚至有時候一人出事,祖宗十八代都得跟著倒黴。所以嶽飛出事後,他的族人就都跑了,分三條路線逃往南方:一部分跑到了江西,一部分跑到了廣西,還有一部分跑到了廣東的韶關。為避人耳目,他們就把“嶽”改成了同音字“樂”。這支跟前麵提到的那幾支,一點血緣關係都沒有,而且是南宋以後才有的。跑到廣東韶關的嶽飛後人,出了很多名人,比如南宋的特科狀元樂雷發。南宋寶佑元年(1253年),樂雷發培養的一個叫姚勉的學生,中了狀元。在朝堂之上,姚勉對宋理宗說,我的老師太厲害,厲害到什麼地步呢?堪比諸葛亮、管仲,我願意把我的功名讓給我的老師。宋理宗非常驚訝,說你的老師是誰呀?他說,樂雷發。結果,宋理宗召見了樂雷發,見他果然出口成章,言之有物,因此特賜他“特科”狀元,另賜良田八百畝。顯然,這一支仍然念yuè。

熟悉蒙古族的都知道,蒙古族也有一支非常重要的樂氏。在蒙古族曆史上有好幾支蒙古姓,比如格爾泰氏、奧敦格日樂氏,都改姓了漢姓樂,這一支念lè,絕對不能念yuè。如果你問一個人姓什麼,他回答“我姓樂(lè)”,那他就是蒙古族的後代,不會有錯的。所以古人講:“樂(yuè)樂(lè)一起走,同字異音分漢蒙。”字相同,音不一樣,分別代表漢族和蒙古族,兩個民族就這樣區分開來了。

樂氏一族最早在河南的南陽郡發展成望族,史稱河南望、南陽望。從史料來看,樂姓在全國的遷徙路線分布不像別的姓氏那麼清晰,我沒有查到。在今天,樂姓自然也是遍布全國。

很多人都多少認識幾個姓樂的朋友,因此覺得這至少是個中不溜的姓,其實呢,樂姓比很多人想象得都要小。但是呢,它也是名人輩出的。

在全國各地的樂氏祠堂裏,我們經常看到這麼一副對聯,上聯叫“冰清嶽丈”,下聯叫“機斷樂妻”。什麼意思?

上聯講的是晉朝有個人叫樂廣,這個人當過很多官,官不小,有政聲,名望很高,說話得體,非常寬厚。所以,每每他離職的時候,都被大家思念。嶽廣有個閨女,嫁給了一個名人,咱們以前講過的,中國第一美男子衛玠。所以,樂廣是衛玠的老丈人。為什麼叫“冰清嶽丈”呢?因為曆史上對樂廣的評價就是冰清,像冰一樣清。所以我們要知道,冰清玉潔,最早不是形容女性的,而是形容男性的。同樣,珠圓玉潤也不是形容女性的,最早也是形容男性的。形容誰呢?就是衛玠。玉潤是形容衛玠的,冰清是形容他老丈人的。所以上聯叫“冰清嶽丈”。

為什麼還有個下聯叫“機斷樂妻”呢?東漢的時候,南陽郡有一個人叫樂羊子,他在路上撿到一塊金子,回家後就交給了妻子。他妻子卻說:“我聽說,有誌氣的人不會偷喝泉水,清廉的人不食嗟來之食。你撿了人家的東西,居然還拿來給我?你這不是在玷汙你的品行嗎?”古人太講究品德了,咱們前麵講過,即使沒有人,古人喝了井水都會往井裏扔錢。還有個例子能說明樂羊子妻子的講究品德。有一次樂羊子外出求學,一年以後想老婆,跑回來了。可他妻子居然拎著一把刀迎接他。樂羊子一看,暈了,怎麼拿刀來迎接我?隻見他妻子扭頭走向了織布機,說:“你中途中止學業跑回來,這和砍斷我織到一半的布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幹脆把織到一半的布給鉸了算了。”這學的是孟母,“子不學,斷機杼”,不過他妻子把自己的輩分抬高了一輩,教訓老公像教訓兒子一樣。

“樂”字為什麼複雜?因為這個字除了yuè、lè兩個讀音,還有一個音讀yào。《論語》裏邊有這麼兩句話:“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現在大家都念lè,其實應該念yào,起碼我小時候,老輩念的是“仁者yào山,智者yào水”。不是說仁者喜歡山,智者喜歡水,這麼解釋不確切。“樂yào”是親近的意思。“仁者yào山”,指仁者親近山,喜歡住得靠山近一點;“智者yào水”,指智者喜歡住得離水近一點。

民間還有一個傳說。說有一個書生,他的爹媽不知道怎麼想的,給他起了一個名字,三個字是一樣的,樂樂樂。後來這個書生中了狀元,金榜題名,是要見皇帝的。有個小太監一看,三個樂,就喊,“樂樂樂(lè)上殿”。底下沒人理,這誰呀?哎喲,旁邊有個中年太監,比那小太監有學問,覺得大概是念錯了,他趕緊喊,“樂樂樂(yuè)上殿”,也沒人理。一個老太監,那學問更加好一點。完了,看來這既不念yuè,也不念lè,念yào啊,所以他說:“樂樂樂(yào)上殿。”可是還沒人來,皇帝就不高興了,這什麼意思?旁邊的主考官,很有學問,趕緊上來說,別叫了,三個人喊得都不對,他叫樂(yào)樂(lè)樂(yuè)。這麼一喊,那人就上來了,說“那就是我”。可見,這個字很有意思。

樂氏是一個古老的、多源流的姓氏,在今天的姓氏排行榜上排在第279位,都快出300位了,所以它其實不大。人口也很少,隻有23.3萬人,占全國人口的0.014%。

小於謙智鬥八府巡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