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5年,人類發射無人探測機前往木衛二星球,命名為遨遊者。木衛二是木星的第二顆衛星,該項目全程共曆時五個多月。根據遨遊者發回來的探測報告,木衛二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極高。
……
“據說木衛二上麵存在大量的液態水,這是真的嗎?”
“是的,無論是根據上個世紀的飛船發回來的數據還是我們的遨遊者發回來的探測數據,都充分說明了木衛二上存在大量的液態水。”
……
“這顆星球上麵是否有生命存在呢?”
“從遨遊者發回來的數據來看,是檢測到在地下冰層中存在疑似生命的活動跡象,但是目前我們還無法擁有充足的證據得出結論。”
……
公元2027年,人類首次發射木衛二載人飛船自由者前往該衛星進行實地考察,全程曆經三個多月,科研工作者打通冰層放入探測裝置首次拍攝到了外星生物的近距離照片,這是轟動全球的發現,這個發現將意味著人類在宇宙中並不孤獨。
……
“木衛二上真的有生命,真的有生命……人類並不孤獨。”
……
“宇宙有多大?你無法想象,就目前來看,宇宙至少存在兩千多億個星係,而銀河係有多大?你還是無法想象,它有兩千多億顆恒星,兩千多億顆啊,而太陽係,它是多麼的渺小,但是就在這麼小的太陽係中就已經存在了兩個擁有生命的星球,那銀河係呢,那這整個宇宙呢?”
……
“你們說宇宙中生命普遍存在,這是真的嗎?”
“在我看來,非常有可能。”
……
“木衛二冰層有幾千米厚,這生命是如何生存,從哪裏獲取能量?”
“海底岩漿……”
……
公元2030年,因發現地外生命的存在,全球各地對科學研究的熱情高漲,不少學子紛紛加入科研行業,可控核聚變技術得到了突破發展,並逐漸運用於航空領域。
……
“可控核聚變和可控核裂變有什麼不同?”
“氫彈與原子彈哪個威力大?”
“氫彈。”
“答對,原子彈的能量就是來源於原子核裂變所產生的巨大能量,而氫彈是在原子彈的基礎上再發生核聚變所產生的更巨大的能量,原子彈的能量往往就在幾百到幾萬噸級的TNT當量,而氫彈卻能達到幾十萬甚至上千萬噸的TNT當量,看看這數字的差異,我想你應該就知道核聚變它所蘊含的能量有多麼的巨大了,可控核聚變的產生意味著能源危機將得到解決。”
……
公元2035年,以盛軼健教授為首的科研團隊在零點能源的技術得到巨大突破,並且運用於航天實踐中,真空零點能源的突破發展將意味著能源問題不再是阻擋人類文明發展的障礙。同年,全球各國聯合組織航天聯盟機構,命名為全球航天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