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流產的美人計(2)(1 / 3)

之後,南北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努爾哈赤在南方治國強兵,布占泰在北方壯大實力。朝鮮王國邊防體察使韓孝純描述當時的情形:老酋(指努爾哈赤)崛強,忽酋(指布占泰)繼起,而兩者都知道治兵自強。

眼見努爾哈赤短短數年收服多個部落,大有吞並東海各部之勢,布占泰心急如焚,立馬進軍,掠取諸部。布占泰力量不足,每次出兵必請兵葉赫、蒙古各部,因此,攻勢迅猛,如龍卷洗劫。到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布占泰的兵鋒幾乎染指了女真各部,並且水、陸並進,人、畜、穀物盡掠。

布占泰在軍事上的一係列勝利,早已引起努爾哈赤的不安與關注。凡是布占泰的動靜,不論大小,悉數偵察,並且及時向明廷邊官打小報告。一來可以取得明廷的信賴,二來為自己的行動清掃障礙,尋找借口。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正月,東海瓦爾喀部來到建州,向努爾哈赤表示:部落遙遠,不得已歸附烏拉,但不堪重負,請求派兵接取家眷,歸附建州。

努爾哈赤欣然同意。同年三月,派弟弟舒爾哈齊、大兒子褚英、次子代讚與大臣費英東、扈爾漢等率軍三千前去迎接。從這支隊伍的陣勢,不難看出努爾哈赤對這次行動的重視,對其後果也是考慮周到的。

因瓦爾喀部靠近朝鮮,所以努爾哈赤在派出一支隊伍後,另寄出一封書信給朝鮮王國邊官,說明意圖,另外歸還了部分被掠來的朝鮮人口。這一行動,進一步為建州進兵掃除了障礙,使朝鮮邊防軍保持中立。

舒爾哈齊等收取五百戶居民後,令兩大臣費英東、扈爾漢率兵三百,護送先行。當護送隊伍走到圖們江右岸烏碣岩時,突然遭遇萬餘名烏拉兵的阻截,處境十分危急。

兩大臣立刻采取緊急措施,一麵急令五百戶結陣於烏碣岩之巔,以一百兵守衛。另以二百兵與烏拉兵對峙。同時,快馬加鞭求助於後繼隊伍。

烏拉兵前來挑戰,建州大將楊古利率眾奮勇迎擊,陣斬烏拉七人,烏拉兵被迫後退。兩軍各自隔江紮營。傍晚,舒爾哈齊等後繼隊伍趕到。

第二天上午,烏拉與建州兩軍接戰。戰不幾合,代善生擒烏拉大將父子,將其斬於馬下。而後又斬次將兩名。烏拉眾兵見主將失利,紛紛潰散,建州兵勇猛追擊,交戰激烈,自午時戰至日暮,烏拉兵死傷達三千人。建州獲馬五千匹,兵甲三千副。這就是烏碣岩大戰。

烏碣岩大戰使烏拉與建州兩部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有利於建州的變化,戰爭中努爾哈赤的軍隊既消滅了烏拉的有生力量,又收編東海女真兵多達五六千,實力進一步增強。

大敗之後的布占泰有意投靠努爾哈赤,但是葉赫部又拋出了橄欖枝,這次的橄欖枝還是東哥妹妹。布占泰也無法抵擋東哥的誘惑,斷絕了與努爾哈赤的聯係,並逐漸疏遠了建州三女,還常以骲箭擊射努爾哈赤的女兒,以此羞辱她們。

終於在萬曆四十年(1612年)九月,努爾哈赤統率三萬大兵向烏拉進發。布占泰閉城不應戰,幾次以突襲的方式騷擾建州兵卒,使其疲憊不堪。

努爾哈赤下令攻占烏拉大城周圍的各個小城,縱火焚毀沿河六城的房屋、穀物。

布占泰沒有辦法,隻得遣使求和,接連派出三次使者,努爾哈赤均不予理睬。布占泰隻得親自求見,請求退兵。努爾哈赤身披明甲,騎跨白馬,走出軍營,步入烏拉河,站立河中,水至馬腹,厲聲斥責。布占泰唯唯叩首,悉心尊聽。最後努爾哈赤提出退兵的條件:將烏拉部眾大臣和布占泰的兒子送來建州作為人質。

幾天之後,他留下千餘士兵駐紮烏拉,其餘全部撤回。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烏拉布占泰不僅沒送人質到建州,反而準備將子女和十七大臣的兒子送往葉赫,並聘娶葉赫老女,囚禁建州三女。努爾哈赤大怒,親自統率大軍再征烏拉。

布占泰統兵三萬,出城迎戰。初戰時,兩軍弓箭手對射,槍林箭雨,殺氣淩雲。而後努爾哈赤揮刀拍馬衝入敵陣,眾將士亦緊隨衝殺。大軍如潮水般湧向烏拉軍陣,烏拉兵一時之間陣腳大亂,兵潰如山倒,紛紛棄甲奔逃。

建州大將安費揚古豎起雲梯,率先登城。努爾哈赤從容入城,坐西門城樓上觀戰。曠野之上,布占泰全軍崩潰,隻率百名親兵,勉強脫身。行至城下,見建州大旗高懸於城樓之上,他大驚失色,催馬欲逃,卻又被代善的兵卒團團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