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向美洲移民的殖民過程與其他國家的不甚相同,他們發現的不是屈從於奴役的土著,也不是易於征服的古老文明,而是一個未經開發的大陸和寧死不屈的原始部落。英國的殖民仿照希臘模式,將自己的人民、經濟製度以及階級的文化都輸送過來,一定程度上再現了自己的文明,並且在此基礎上成功地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

擴張的驅動力

如果從時間上的製高點來觀察,任何一個民族的發展都不過是一部敘述人口遷移和文明變遷的記錄,在這個過程中所建立的有深遠影響的帝國,無論是巴比倫人、埃及人、波斯人,還是雅典人、羅馬人、蒙古人的帝國,放在宇宙萬物的流動中,都隻是轉瞬即逝的曆史階段。這樣看來,美洲的發現、殖民和擴張,也僅僅是人類在地球表麵漫長活動的一個方麵。

經濟學家們在探索帝國主義的原動力時,將帝國主義的發展過程歸納為人類各個社會在地球上爭奪給養基地和天然資源分配上開展的鬥爭,這種理論雖然有些籠統,卻並不缺乏例證。在3000年間,富饒的尼羅河流域和幼發拉底河流域成為古代民族和帝國締造者爭奪的對象,這些地區容易獲得糧食,統治階級的利益也可以毫不費力地在奴隸勞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在這些肥沃地區興起的每一個帝國,又相繼被覬覦它土地和財富的其他能征善戰的遊牧部落征服。

在雅典帝國鼎盛時期,超過1000個城邦向它進貢,遍布地中海的商業使這裏的商人富裕起來。迦太基帝國是公元前8世紀到前7世紀時期西地中海的強大帝國,它曾征服了北非、西班牙南部、科西嘉、撒丁島和西西裏的一半領域。但在羅馬的利劍麵前,富裕的迦太基開始陷落。在幾個世紀不間斷的對外侵略過程中,羅馬帝國將邊境擴張到阿拉伯的沙漠和蘇格蘭的積雪地帶。然而當羅馬無力守衛它攫取的領土時,這些美麗的城市和肥沃的田野便成為日耳曼蠻族的戰利品,地中海世界的文明被日耳曼人擺布了二百年之久。當羅馬行省被掠奪殆盡時,封建軍閥開始互相爭奪莊園和城鎮,在不斷的鬥爭中,出現了西班牙、葡萄牙、法蘭西、荷蘭和英格蘭五個國家,這時,幸運之神又先後為他們打開了大西洋乃至整個世界的競爭場所,國富兵強的它們足以從事更大的冒險事業。

自古以來,都是物質財富的誘惑力驅使海上的開路先鋒們開始他們的危險航程,1492年,哥倫布橫渡了大西洋;6年後,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了印度,但他們的冒險活動隻是搜索財富過程中的一些新鮮插曲。通過直接交易來擴大利潤的強烈欲望支配著歐洲商人的心理,不斷驅使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和法國人在浩瀚的大西洋上探索通往遠東的航線,並且一路搜刮財富。英國海軍將領和冒險家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在1572年和1577年兩次率領船隊環航世界,沿途燒殺掠奪,在海上攔劫滿載金銀的西班牙船隻,他的行為受到了女王的讚賞,並被加封爵位。

然而,商業、利潤、征服和掠奪等字眼並不能代表人類遷移的全部曆史。貿易並非流浪者探索遠方的唯一動機,建立帝國也不是移民者的唯一向往。希臘的殖民地中除了因為純粹的貿易而建立,也有為了安置國內過多的人口而建立,還有是因為國內的動亂和領袖的野心而建立。另外,希臘人還將自己的種族移到殖民地,在那裏推行祖國的文化。

英國人向美洲殖民的動機也不單一,除了商業和征掠以外,政治因素也占據了很大一部分。舊世界一些王朝和國家之間的競爭轉移到了新世界,妒忌和野心也從歐洲戰場上蔓延到全球。葡萄牙與西班牙因為新大陸的發現而爆發爭端,教皇亞曆山大六世便將南北美洲分配給他們,但其他歐洲國家並未接受,在英國旗幟下拓殖弗吉尼亞的活動,矛頭就直指這一安排。

在英國的對外擴張中,還有來自各個教派的普通教徒的功勞,他們在這個荒原上尋求新的避難所,在基督教信仰的鼓舞下,傳教士與歐洲的先驅者一起出力。但擴張除了宗教動機,也離不開冒險的精神、對未知世界的好奇、來自文明邊疆的自由精神、法律的懲罰,以及不甘心千篇一律庸碌生活的好動本性。

英國的時機與條件

英國人向美洲移民的殖民過程與其他國家的不甚相同,他們發現的不是屈從於奴役的土著,也不是易於征服的古老文明,而是一個未經開發的大陸和寧死不屈的原始部落。英國的殖民仿照希臘模式,將自己的人民、經濟製度以及階級的文化都輸送過來,一定程度上再現了自己的文明,並且在此基礎上成功地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

英國人采取的這種殖民方式之所以能獲得成功,主要由於環境和政策方麵的因素。島國的位置使他們建立了強有力的海軍,它的船艦能行駛於七大洋,能保衛所攫取的遠方領地,1588年,英國海軍在對“無敵艦隊”的海戰中擊敗了西班牙人,之後又戰勝了荷蘭人、法國人、德國人,最終奪取了製海權。海上的優勢為它商業和殖民帝國的攫取與維護提供了活動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