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喬峰、周侗等武功高手都告誡過趙佶,修煉武功尤其是內功,是一件非常嚴謹的事情,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錯誤和疏漏。不過趙佶自己本身就愛幻想了一些,加上修煉的又是可稱得上違逆武學常識的北冥神功,因此偶爾一些在旁人看來有些離經叛道的想法,在他眼裏卻並不是多嚴重的問題。
尋常內功心法若行功出錯,輕則損傷脈絡留下暗傷,重則走火入魔危及性命,不過趙佶所修煉的北冥神功在這方麵禁忌則要小一些。首先北冥神功最注重的並非自身內息的打熬淬煉,而是內外的溝通流轉,而且北冥神功還有相應的散功法門,主動散去體內洶湧不受節製的內力,能夠最大程度規避走火入魔的風險。
趙佶覺得這個法子可行,主要還是因為一陽指在手太陰經諸脈中所流經的腧穴在北冥神功當中都有涉及到,當然也不能因此說一陽指與北冥神功有什麼關聯,畢竟北冥神功功法所涉及到的脈絡和腧穴實在太龐雜。與趙佶而言,他根本不需要對功法做出任何改動,隻是在修煉北冥神功的時候有意識將一陽指所涉及到的脈絡腧穴著重關注,內息流轉的輕重緩急也吻合起來,基本上就已經完成了逆練一陽指的工作。
不過雖然有了這個想法,趙佶也沒有即刻開始修煉,畢竟風險還是存在的,而且趙佶也比較惜命,他不是好武成癡的武瘋子,武功也並非他生活的全部,因此在想法沒有打磨成熟以前,他不會貿貿然就付諸行動。
存了這個想法,接下來一段時間,趙佶一邊閱讀一些別派的內功心法以作借鑒,一邊對一陽指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對心法所涉及到的脈絡腧穴逐寸逐個的進行更深入的揣摩。
最終,趙佶確定,就算是逆練一陽指並不可行,最嚴重的後果無非是散功而已。這對旁人來說或許是難以承受的代價,可是對趙佶而言卻並非多麼嚴重的後果,本身他這一身內力得來便輕鬆得很,就算功力全失也並不覺得可惜。而且對於修煉了北冥神功的人而言,除非主動將一身功力散出體外,否則所謂的散功無非是將內力散出固有的經脈打散重新淬煉一番,在體內打一個轉而已。
確保安全無虞後,趙佶才真正開始試驗這方法。他體內北冥真氣的運轉已經日趨成熟,漸成慣性,想要以一陽指的行功路線來運轉,細節方麵需要改動頗多。一直實驗了兩天多,才有一股內力總算自指端沿著手太陰經逆衝上來。這一股內力流轉過手背列缺之後,陡然變得凝實銳利起來,沿手太陰經直衝而上,快得趙佶都根本約束招架不住,若被這股強悍勁力直衝膻中,哪怕他身居北冥神功,隻怕經絡也要遭受重創。
因此,趙佶咬緊了牙關,啟用了備用的方案,將這股內力強自轉入足太陰經,直輸足踝照海。這裏是一處北冥神功散功的脈門,原本凝煉銳猛的內力在經過這一處腧穴時,被分裂瓦解開,散入與照海相連的諸多脈絡,隨著內息的運轉,漸漸複又歸入原本的內力當中。
這一遭有驚無險,行功完畢後,趙佶禁不住擦了一把額頭冷汗。如此現象倒並非壞事,這代表著他逆練的一陽指確實是有效用的,隻是眼下他自己修煉,效用隻能顯著於內,卻無法看出外顯的效果。
接下來的幾天,趙佶將這一條自己把北冥與一陽指融合的行功路線習練純熟,確保不會像第一次一樣驚慌失措,而對這武功在外顯出的效果則愈發好奇。
這一天,他在山間清泉旁眼看著那水流潺潺,忽發奇想逆運一陽指直點水麵,接下來便發現指端凝聚精純的吸攝力道,流動的水流下漸漸凝聚起一條筆直旋轉的水柱。他心中一奇,驟然收指,隻見那道水柱陡然衝破水麵,向天空飆射半丈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