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對峙黃金(7)(1 / 3)

[30] 參見 Safire,Before the Fall,p.491,其中引述了伯恩斯1970年的講話。又見Burton Abrams,“How Richard Nixon Pressured Arthur Burns: Evidence from the Nixon Tapes,”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no.4(Fall 2006): 177-188。

[31] 參見John Connally,In History’s Shadow: An American Odyssey(New York: Hyperion,1993),p.235。

[32] Washington Post,December 15,1970,未指明出處。

[33] 參見Washington Post,December 15,1970,p.A1。

[34] 同上。

[35] 這是沃爾克對芭芭拉說的一句話。其下的對話基於保羅·沃爾克的回憶。

[36] 參見Herbert Stein,Presidential Economics(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84),p.162。

[37] 參見Safire,Before the Fall,p.497。

[38] 當然,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並不是真的惡毒之人。保羅·麥克拉肯、赫伯特·斯坦和亨德裏克·豪塔克都是一流的經濟學家,跟他們在一起工作深感愉快。我知道這些,是因為我在1970~1971年間曾從紐約大學停薪留職,加入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做高級經濟學家。

[39] 這封信落款日期是1970年4月27日,參見Papers of Paul Volcke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rchives,Box 108473。寫信兩天前,有報道(New York Times,April 25,1970,p.46)暗示沃爾克將支持擴大現有體係下的彙率浮動區間。

[40] 對保羅·沃爾克的私人訪談內容。

[41] 對話出自保羅·沃爾克的回憶。

[42] 參見“Contingency Planning: Op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roblem,”March 14,1971,Papers of Paul Volcke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rchives,Box 0108477。

[43] 對保羅·沃爾克的私人訪談記錄。1971年3月14日那份題為《應急計劃--國際貨幣問題的政策選擇》的報告首頁上有這樣一句話:“預計很可能發生的事件--沒準就會在幾個星期內發生--將引起美元的投機狂潮,對當前固定彙率體製的一個或多個基本要素形成壓力。”出處:“Contingency Planning: Op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roblem”,Papers of Paul Volcke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rchives,Box 0108477。

[44] 參見“Contingency Planning: Op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roblem,”March 14,1971,pp.5-6。

[45] 同上,第33頁。15%這個數字是根據約翰·奧頓所作的統計分析得出的結論。奧頓是財政部的經濟學家,在沃爾克領導下工作(參見Volcker and Gyohten,Changing Fortunes,p.72)。

[46]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日產的品牌在美國都叫達特桑。

[47] 中國在21世紀頭十年采取了類似的策略,將人民幣相對於美元的幣值固定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上,以鼓勵美國人進口中國生產的從棉織襯衫到鐵質井蓋的任何商品。

[48] 參見“Contingency Planning: Op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roblem,”March 14,1971,p.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