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想要廝混出名堂,名望、地位和武功缺一不可。
少林能夠執正道武林牛耳數百年,大半要歸功於那名震武林的少林七十二絕技。天下武功出少林,其餘各家武功未必就沒有獨到之處,但武功傳承的博大精深,未有能望少林項背者。
武當能與少林相比肩,除了功參造化的張三豐之外,武當七俠各自在江湖上都有作為,同樣居功至偉。
各大門派能夠在江湖上擁有超然地位,最根基的當屬武功傳承,其次才是坐守一地、居中仲裁江湖事宜的種種事跡。
這三者缺了任何一項,在江湖上都難有作為。如青翼蝠王韋一笑,武功之高,江湖上可堪匹敵者少之又少,然而卻從來不曾名動江湖。不要說圍攻光明頂的各派,哪怕中原之地眾多明教徒,不知韋一笑之名者都大有人在。究其原因,隻在於韋一笑常年在西域廝混,從不履足中原,自然也就無甚名氣。
而鮮於通卻恰恰相反,他在江湖上名聲不小,又貴為華山派掌門,但就因武功隻算得二流,向來為人所看輕,從其外號“神機子”便可瞧出一個端倪。懾於華山派的威名,尋常江湖人士自然不敢將這一番輕視流露出來,然而如何太衝等地位相當甚至要高出一籌的人,對其卻向來不假辭色。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竟敢在眾目睽睽之下,直接邀戰人人畏懼的魔君趙無傷。單單這份膽氣,已經令許多人心折無比,哪怕鮮於通此戰不敵,卻也雖敗猶榮,足以抵消先前因自認恩將仇報而令眾人所產生的惡感。
所以,當鮮於通撲殺上前時,各派弟子紛紛爆出喝彩聲,其中尤以華山派弟子叫得最響亮。聲勢之壯,甚至壓過了此時大占上風的明教眾人。
似乎受到了眾人喝彩聲鼓舞,鮮於通甚至不取變招,直接從正麵攻向趙禹。此堂皇大氣的攻勢,益發令人驚歎無比。
趙禹對鮮於通的武功,自然不放在眼中,甚至不須認真應對,隨手就可破之。然而鮮於通迥異於常的舉動,卻令他心存警惕。雖然鮮於通背負這神機子的名頭,向來沒想出過什麼絕妙之計,但其人之圓滑聰明,卻是有目共睹。越是聰明人,越是惜命,趙禹卻不相信鮮於通肯舍去一命來換取死後之名,因此打起十二分精神,卻發現鮮於通看似凜冽無比的進攻路數,實則腳步虛浮,似乎準備隨時要跳開一般,益發覺得古怪。
待鮮於通衝至近前時,趙禹又看見他持扇的手指在扇柄勾了一勾,這動作雖然輕微得很,但卻瞞不過全神貫注的趙禹。他心中一動,兩手如門扇般抬起,內力驟然一吐,身前一尺之外疾風驟起,直接將鮮於通卷得倒栽出去!
鮮於通邀戰魔君,自然不是一心求死,而是存了一個精巧的計算。他手中折扇裏自有機關,裏麵存了霸道無比的金蠶蠱毒,隻待趁著魔君輕敵靠近過去,而後以內力逼出無色無形的毒氣,哪怕魔君武功奇高無比,猝不及防下也要中了算計,吸入這歹毒無比的毒粉,伏地哀號。到時候自己隻要隨手擒下魔君,不但可解自己名聲受損之難,更能以魔君為要挾,號令魔教眾多高手,揚威當場!
然而他卻沒想到魔君心思竟然如此縝密,他剛逼出毒粉來,便被其渾厚內力激得倒卷回來。被勁風席卷倒栽出去顏麵大失還倒罷了,然而鼻端嗅到一股甜香,鮮於通卻肝膽俱裂,待要屏息已來不及,到他落地翻滾時,毒氣已經身入體內,周身上下如有萬千毒蟲在咬齧,痛楚難當,便忍不住再地上翻滾大聲嘶號起來!
旁人見到鮮於通不止一招落敗,更撲倒於地,伸手在自己身上亂抓亂擊,滿地翻滾。模樣之不堪,比城裏撒潑的潑皮還要不堪,哪還有先前正氣凜然的姿態。他們卻沒瞧見鮮於通方才逼射毒氣的舉動,隻當是魔君用了不知名的魔功,才令鮮於通落到這般淒慘田地,一時間心中越發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