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鬟,你讓我漲了見識了!請繼續......”
“好的,請聽好,關於三弟諸葛亮的典故,自不必說,早已經名滿天下了。對於我們諸葛家族的四爺諸葛均,在兄長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請出了隆中,當時,劉備一是貪心,想請諸葛均也一同出山,扶保自己的漢室江山,但是被諸葛均婉言謝絕,其實,諸葛均不是不想出山,而是覺得自己年齡尚小,還有待磨練,報定了‘三十而後仕,五十而後爵’的古訓,所以沒有出山。但是,此時不出山,不代表未來沒有進入仕途之心,在諸葛均40多歲的時候,出任蜀國官職,最終官至長水校尉。”
“那麼,諸葛誕呢?也就是你們的本家祖先。他是什麼樣的經曆呢?”
“要說我們家族的本家諸葛誕公,我們老爺在我們還很小的時候,就時時的給予了教誨,其中,《三國誌》中有一段是這樣記述的:諸葛誕字公休,琅邪陽都人,諸葛豐後也。初以尚書郎為滎陽令,入為吏部郎。人有所屬托,輒顯其言而承用之,後有當否,則公議其得失以為褒貶,自是群僚莫不慎其所舉。累遷禦史中丞、尚書。
這段話的意思是:諸葛誕,字公休,是琅琊陽都人,諸葛豐的後代。起初憑著尚書郎的身份做了滎陽縣令,後來入朝做了吏部的官員。凡是他人托付薦舉的人,諸葛總是認為他們的話是高明的,而接受任用那些被薦舉的人,以後這些被薦舉的官員在處理政事時出現恰當或不恰當的行為後,就公開評議他們的得當與失誤之處,並把這作為褒揚或貶斥的根據,從這以後,朝廷的官員們沒有誰不慎重地考慮自己所舉薦的人是否合適。諸葛誕屢次升官,做到了禦使中丞、尚書。”
“噢!有所了解了。那麼,這個諸葛誕和這皇封有何關係呢?”
“當然有關係了!這份皇封聖旨,是皇帝陛下賜給我們諸葛誕老爺的。”
“諸葛誕老爺?皇封?”喬四爺內心中,一陣的不解。
“爺,看出來了。您內心是不是更為糊塗了?”對於小丫鬟對自己內心的窺探,喬四爺在已經領教過了,不再吃驚!
“是的!”
“這事,還必須要從我們本家老祖宗諸葛誕說起!
諸葛誕,雖然是曹操手下的文官一枚,但是,也是身懷絕技。高來高去,陸地飛騰,翻牆躍脊都是不在話下的。他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本領,尋龍點穴之法。”
喬四爺一聽,尋龍點穴之法,這個和自己的專業一樣哈,於是聽得更為仔細了。唯恐漏掉了什麼。
隻見小丫鬟也不注意喬四爺的表情變化,剛想繼續說,隻聽得一聲咳嗽,原來是諸葛老爺緩步進來,小丫鬟一見,如老鼠見貓,畏畏縮縮。抖作一團。不敢再說半字。
“出去!”諸葛老爺斷喝道。
喬四爺一開始也是一驚,由於聽得太過入神,沒有注意到身邊的事情變化。諸葛老爺一來,打亂了自己探其秘聞的進程。由於和諸葛老爺接觸得也多了,見對方並無歹意,也就大著膽子想問個究竟。於是,快步走上前來......
心想:就算是活出這條命,也定要探個究竟!
這才要引出“諸葛一門四豪傑,北派初祖探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