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一八四——凍結(1 / 1)

《刑警》最大的看點,是久違的黃日華回歸“無線”,戲裏頭飾演被關了10多年的刑警,出獄後要洗脫冤情,最後以暴易暴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框架有點像美劇《life》,但實際上仔細看,本土風格濃鬱。最主要是,“靖哥哥”雖然沒演戲好多年,但外貌隻是略顯滄桑,身手依然矯健,身材更是沒有走樣,穿的是緊身夾克配牛仔褲,得益於多年來一直運動,他不拍戲就忙著踢球。

這劇當然打了一個刑偵劇的擦邊球,不能指望推理演繹上直逼美劇,但還是能抓住觀眾看下去,因為喚起的是我們的回憶。尤其是苗僑偉和他一起走出來的時候,有種時空穿越的錯覺。郭靖楊康重出江湖變成了一對刑警兄弟,年輕的時候這是倆小帥哥,老了也是老帥哥。苗僑偉保養得好些,戲份就是讓姑娘們跟他鬥嘴、暗戀,還拿手機拍人走光照,這情節讓人想起他以前演小王爺楊康,比武招親時偷了穆姑娘的繡鞋揣懷裏的橋段。

可是黃日華那個角色,為什麼還是那麼嚴肅?臉繃著似乎存了深仇大恨。這戲有些顛覆,他的角色含著一種隱隱的狠戾,戲至一半就會走火入魔變成“地下判官”,由自己來裁決犯罪者的對錯,同時也要給自己複仇。甚至可以理解為這種的複仇是他釋放自己的一個過程。一直循規蹈矩地生活,但是一夜間失去一切,由執法者淪為階下囚,為了這麼多年的壓抑委屈,他選擇以暴易暴。角色本身有沒有點身世感懷?我想是有點兒吧,似乎是在傾吐自己壓抑的怨氣。畢竟他雖然敦厚,但並不是沒脾氣。他早期在TVB走紅,服務多年,知足、勤勉地工作,但仍逃脫不了最終離開公司的命運。盡職盡責的老臣子,也不一定就最得公司的倚重和賞識。

80年代他是“五虎將”裏最先紅的,1981年在《過客》裏飾演殺手李棠,迷倒少女時代的劉嘉玲、張曼玉,她們坦誠就是為了見他才投身電視圈。這角色很有意思,沉默寡言其實是配合他不善言辭的性格,戲裏常45度角側過臉,說上一句“我這人喜歡孤獨”。可是配上俊秀的外貌倒也沒什麼令人訝異的,要是殺手話多,觀眾簡直要被煩死。

亦舒這種小布爾喬亞女性還隻是含蓄稱讚他:“他那種靦腆的赤子之姿,容易激起女性觀眾那一絲母性的感情。”“也許大家喜愛他,便是因為他還有那份真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倒是在有點三俗的岑凱倫的言情小說裏,姑娘們直抒胸臆寄信去電視台:“黃日華哥哥,小妹芳齡16歲,青春美貌,純潔有靈氣,就讀名校,你是我的第一個愛。”

70、80年代第一次啟用男明星的雜誌是《號外》,由名導楊凡掌鏡,拍了他做封麵,雜誌賣光。不單是懵懂少女,畢業自港大的女強人們聚會,談論的不是周潤發、呂良偉,而是毫不避諱地表達對黃日華的喜愛之情。

但他似乎注定了是那種勤懇、老實的人,發展隻能說中規中矩,最好的時間逗留在“無線”,並沒有看看外麵的風景。

在電視台拍了多年的戲,事業幾番起落,有些灰心。金庸筆下的郭靖、袁承誌、胡一刀、虛竹、喬峰他都演過,不改的是骨子裏的拙訥剛烈。對象是TVB同事梁潔華,後來婚姻出現了些問題,雜誌亂寫他的緋聞,激得這老實人一拳打在玻璃上,鮮血直流。

但是舊東家似乎也難以挽留,畢竟薪水低工時長的時代過去了,他轉頭帶了女兒去了王維基旗下的“香港電視”(HKTV),在微博和facebook 上放出了新片片花,製作嚴謹,構思特別,很有美劇的風格。

或許他一直期待的,還是能拍出最好的戲,而不是周而複始,靠本能去演繹雷同的角色,直到對角色厭倦。所以你會看見他在不少港片裏的客串,戲分不多,有驚喜,甚至隱隱還有一種失去的情懷。

我不想拿他和其他的人做比較,有人有演戲的天分,有人有向上的決心,也有人會經營人生,還有人有不斷逐愛的能力,他更多的是把現實和理想的張力抵消,做回一個普通人,因為這普通,我喜歡他。

金庸的郭靖也是普通人,是我最喜歡的男性人物,他的人生比較中正平和,也更容易滿足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