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修之故,體內發生變化,丹田中星河漩渦的問題,讓王海川隱約找到解決之法。
每一個細胞都等於一個分身一般,每一個細胞都能存儲能量,那麼正好可以結合星河漩渦推演出一套化解之法。
人體如天地,細胞如星球或者星係,丹田氣海中的星河漩渦可以溝通天地元氣,與之產生共鳴,快速吸取天地元氣補充,若是用細胞代替之後,以此構建一個人體龐大星河係,源源不絕的天地元氣補充,就足夠維持第二關的需求了。
之所以有這個想法,王海川也是因為開啟第二階之後,能夠掌握細胞的能力,這才讓他有了底氣。
第二階掌握細胞的能力,完全開啟,並且掌握第二階的力量,那就是掌握全身細胞,王海川雖然隻是勉強開啟第二階,連掌握一絲皮毛的力量都不曾做到,但是他終究開啟了第二階,那就能掌握身體部分細胞,雖然這些細胞的數量相對於身體億萬細胞來說,也就億萬分之一,卻也足夠支持他的想法。
第二階開啟之後,王海川隻要進入入靜狀態,全力控製,還是能控製體內一千個細胞左右的,這數量雖少,卻也足以證明他的能力。
以此為基礎,王海川隻需要借助上百個細胞研究,實驗自己的想法,一點元氣納入細胞之中,將細胞當作丹田氣海,以此演化星河係。
實驗總是有失敗和成功,王海川先推演完善星河係的構建之法,然後才開始以一個細胞開始嚐試驗證。
細胞存儲元氣的能力,正如丹田儲存元氣一般,隻是細胞層麵上比起丹田更加精致細微,微層麵的掌握,那需要的細微層麵掌控能力極高,一點點錯誤就會出錯。
細胞能容納的元氣量少,比不得丹田氣海。
其實細胞和竅穴一般,竅穴最初也是微如芥子,本來極其細小,估計和細胞差不多,隻因為開辟擴張,演化氣海之後,也就能達到芥子須彌,容納龐大的真元。
嚐試幾次之後,好不容易總算把握到那一個度,控製著一絲元氣納入細胞之中,精神力與元氣相容,控製著它在細胞內運轉。
以混元無極功的方式,將這一點元氣帶動星河漩渦,演化星河係。
隻是在細胞之中演化,終究比不得在丹田氣海之中演化來得容易,根本無法完善星河係,最多也就演化一點氣旋,勉強有一個氣海的模樣。
隨著一點點實驗,一次次研究,王海川都無法完善,始終不能將其演化成功。
仿照丹田氣海內的情況,王海川兩相對照之後,隱約似乎明白了什麼。
“難道是因為真元?”
身體如天地,小天地與大天地的溝通,本就是兩個天地之間的交流,天地元氣是天地之力,真元是身體小天地的力量,僅僅隻是天地元氣運轉,看起來的確像是缺少了至關重要的一點關聯之物。
分出一絲真元,透過經脈,落入那細胞麵前,融入細胞之中。
相比起元氣,真元的控製能力更強,控製元氣,王海川還需要精神力控製,而真元,隻需心念一動,就能如臂揮指一般控製。
這一點真元,歸入細胞之後,自動運轉,但很快就開始減少,細胞竟然不斷吞噬真元。
王海川皺著眉頭,再送入一道真元補充,讓其繼續吸收。
細胞吞噬真元,持續了四道之後,總算在第五道恢複正常。
真元在細胞之內旋轉,猶如歸入丹田氣海中一般,這一道真元緩緩演化太極陰陽,就如同丹田氣海中一般,構建出陰陽無極。
同時,點點元氣彙聚到細胞之中,圍繞著真元太極運轉,混元無極功重新換一種方式運轉,竟然自行生出變化。
細胞與身體不同,不存在經脈竅穴,它又不同於丹田氣海,在其中運轉,即便王海川強行改變運轉方式,一旦不控製,最終也會因環境變化而變化。這就像同樣的功法,在不同的人身上,體現也會有所不同,就算大體上不變,可細微上都有區別。
變化發生,王海川自然是順其自然,看著細胞內真元變動,元氣運轉也發生轉變。
細小的真元在丹田之內演化太極,旋轉成球,演變成太極球運轉不休,宛若一顆星球,而環繞四周的元氣逐漸凝聚成點點星光,灑落上下四方。
相比起在丹田氣海中的演化,在細胞之內,天地元氣演化的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