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附錄二(2)(1 / 2)

(24)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

[譯文]出兵要指向敵人無法急救的地方,行動於敵人意料不到的地方。

(25)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譯文]用兵的規律像水,水流動的規律是避開高處而流向低處,用兵的規律是避開敵人堅實之處而攻擊其虛弱的地方。

(26)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譯文]用兵作戰沒有固定不變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沒有固定的形狀一樣;能依據敵情變化而取勝的,就稱得上用兵如神了。

(27)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譯文]處處防備,就處處兵力薄弱。

(28)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

[譯文]不了解列國諸侯的計謀,不能與其結交;不熟悉山林、險阻、沼澤等地形的,不能行軍;不使用向導的,不能得地利。

(29)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譯文]用兵打仗要奇詐多變才能獲得成功,根據是否有利,采取行動,分散或集中使用兵力要隨機應變。軍隊行動快速時,像狂風驟至;行動緩慢時,像嚴整的森林;進攻敵人時,像迅猛的烈火;駐守時,像山嶽一樣屹立不動;隱蔽時,像陰天看不見日月星辰那樣;動作起來,就像萬鈞雷霆。

(30)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譯文]避開敵人的銳氣,等到敵人鬆懈疲憊了,士氣沮喪時,予以攻擊。

(31)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

[譯文]不去迎擊旗幟整齊、部署周密的敵人,不去攻擊陣容嚴整、實力雄厚的敵人。

(32)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

[譯文]敵人占領高地,不要去仰攻;敵人背靠高地,不要從正麵攻擊;敵人假裝敗退,不要跟蹤追擊;敵軍銳氣正盛,不要去進攻;敵人以“餌兵”誘我,不要去理睬;正在撤退回國的敵人,不要去攔阻;包圍敵人,要留有缺口;對陷於絕境的敵人,不要去逼迫它。

(33)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

[譯文]明智的將帥考慮問題,總是兼顧到利害兩個方麵。

(34)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譯文]不要寄希望於敵人不會來,要依靠自己嚴陣以待,充分準備;不要寄希望於敵人不會進攻,而要依靠自己有使敵人無法攻破的充足力量。

(35)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

[譯文]將帥有五種致命弱點:有勇無謀,隻知死拚,就可能被敵誘殺;臨陣畏怯,貪生怕死,就可能被敵俘虜;急躁易怒,一觸即跳,就可能被敵淩侮而妄動;廉潔好名,過於自尊,就可能被敵汙辱而失去理智;隻知“愛民”,就可能被敵煩擾而陷於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