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從自閉症到旅行狂的轉折點】(1 / 2)

很多人問我:“你一年出國這麼多次,難道都不必工作?哪兒來的時間與錢呢?”一開始我對這問題感到很疑惑,就像是如果有人問我“你一天要吃三餐,哪來的時間與錢呢?”是一樣的道理,因為對我而言,旅行就是我活著的方式,我不滿足於待在原地不動,況且當時還年輕的我也受不了一成不變的生活,於是隻要我一有空、存了一筆錢就出國旅行,至今已經走了44個國家和地區。

如果你以為我天生好動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剛好相反,小時候的我非常“宅”,很怕人,下課期間都是窩在座位上看書,很少找同學講話或是出去玩,回到家幾乎都躲在房間裏畫畫、寫作業,連爸媽假日要帶我去郊外走走都得死拖活拉,要我出門還不如要我的命比較快;加上我很不愛跟同學們互動,沒有朋友,所以我家庭聯絡簿上老師的評語經常是自閉孤僻(好心一點兒的老師會說:文靜沉穩),所以我的前18年的生活隻有家裏的書桌與床、學校的教室與圖書館,人生目標隻有考上好大學,沒別的了,於是我自閉又依賴的個性到了上大學也改不了:晚上不敢關燈也不敢一個人睡,上廁所、吃飯、看電影沒有同學或朋友陪就不敢去,更別說是自己去旅行,連想都不敢想。所以“旅行”這兩個字離我非常遙遠,我充分活出了獅子座“安土重遷,畫地為王”的性格。

上大學時因為學校離家很遠,所以找了附近的地方外宿,但我已經被製約久了,平時也就是從教室到我房間這樣的路線不變,聯係裏、社團活動都不大參加。後來在大二那年暑假,媽媽看我變成了一個連假日都足不出戶的宅女,於是暑假硬是把我送到美國參加伯克利大學的英文遊學營。那可是我第一次自己一個人出國,白天在一個全班都是外國人的教室裏上英文課,我在陌生的環境中得靠自己學習看地圖、認方向、找食物吃、交朋友……一切來得太快,還來不及驚恐,就得拿出全部的勇氣麵對全新的陌生環境。晚上上完課就回自己宿舍,除了遊學營安排的舊金山之旅外,我也沒參加什麼其他活動。

這次遊學營發生了一個重大意外,讓我“很宅”的人格瞬間轉變--在詳述這個意外之前,我先講一個曾寫進《打造創意版自己》書中的有趣理論:

“我們一些行為慣性很難消除,那是因為在人生早期的重要時刻獲得獎賞而根深蒂固,並與神經細胞的建構緊密結合;出生時,我們還未被製約,但是慢慢地,生活事件製約我們。

“在1924年列寧格勒大水災期間,洪水衝入動物實驗室時,受驚嚇的狗仍被關在籠子裏,它們必須劃水逃命,把鼻子浮出水麵,許多存活下來的狗,獲救後就崩潰;水災前,巴甫洛夫已經訓練好一組狗,產生正向製約行為,水災後他再測試這些狗發現:這些狗的製約消失了,水災時的大驚嚇與休克狀態,似乎把他辛苦教的製約反射衝走了;於是巴甫洛夫意外地發現了讓老狗‘去學習’的方法:洗腦(brainwashing),在心理學的技術名詞是消滅(extinction),而‘涅槃’的意思也是消滅。”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消除、洗掉過去的“製約”,可以通過“類驚嚇”的方式,而我那次在伯克利校園就是意外遇上了“People Park”的驚嚇事件:當地黑人與白人警察發生激烈衝突,涉世未深的我,聽到槍聲與玻璃碎裂聲就在街道兩邊(他們都各自躲在左右兩排車子的後麵,所以我沒看到人),完全沒意識到自己身處危險,還以為有人在拍好萊塢的電影,正狐疑街上怎麼沒半個人,我還在找攝影機在哪兒,自己有沒有被拍進電影裏……而我就這樣大咧咧地從街道正中央走去教室,還狐疑著今天這條路上怎麼連半輛車都沒有!

結果到了教室,老師才說那條路正在發生嚴重的槍戰,我居然能在黑白兩道激烈對拚的夾擊下安然無恙,我瞬間從電影夢中驚醒,並且突然頓悟:如果我連走在兩幫火並的流彈當中都死不了,那我就是九命怪貓很難死的命,那麼我就放膽去旅行吧!自那一刻起,我的性格瞬間轉變,從很宅、足不出戶的自閉症,突然變成不安於室的瘋狂旅行者,我自己就是列寧格勒“去製約”實驗最好的見證者。

2011年我學了瑪雅曆,查出自己在瑪雅曆的出生印記是“共鳴的紅蛇”,才知道自己的天賦就是“能高速適應陌生環境”。也就是說,當初誤打誤撞被丟到陌生環境真是媽媽的睿智,但後來她後悔了,因為我從此對旅行開始上癮,一天到晚想出國讓她怎麼攔都攔不住。當然自那次遊學之後,她就不再幫我出錢去旅行。我為了能常去旅行,就努力思考自己能以什麼才華換得旅行,於是才有現在多方麵發展的自己。

從小到大的製約,就像電影《盜夢空間》(Inception)所呈現“在腦中種下思想的種子”那樣,一旦種下去了就會發芽,當事人可能會渾然不知自己正在被影響,還以為一切都是自己在做決定。所以我們可以運用《量子創意課》裏第一章所建議的:“清出種子法:檢查我們自小至今被放進了哪些種子,然後茁壯成了哪些藤蔓捆住了我們。你可以從自己成長的家庭所灌輸的價值觀,檢查這些種子至今造成了什麼好的影響、壞的影響。”當你找出有哪些“種子”已經在影響你,你就可以決定要去除哪些不當的種子;清理的方法除了覺察並調整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之外,還有一個“類驚嚇”的方法就是旅行,因為旅行是陌生的,它會刺激你長出新的腦神經元,同時“消滅”舊製約的影響,特別是與你平常生活工作的地方差異越大越好,這樣“類驚嚇”的幅度就更大,就能有效去除陳年的舊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