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劉邦和項羽誰才是滅秦首功?(上)(1 / 2)

破釜沉舟之後,輕裝前進,楚軍以疾風般的速度向北推進,直逼巨鹿。

無論是就當時還是就後世來說,這都是中國軍事史上的一大奇跡。

因為,行軍快捷,善於長途奔襲,這通常情況下原本是北方軍隊、特別是北方南下的遊牧民族的特點,因為他們生長在平原,長於騎射,而且在生理特點上也更加高大強壯。

項羽率領的楚軍,則以江東子弟為骨幹,絕大多數都是南方人。可是,他們的行軍速度之快,千裏作戰來去自如,不僅為古往今來的南方軍隊所罕見,就是北方軍隊也無法比擬。

這,是不是一個奇跡?

實際上,在我們的這個故事中,我們將會看到,項羽的整個軍事生涯,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奇”。

如果說,長途奔襲閃電戰和以少勝多決死戰是項羽最擅長的兩大戰術,那麼,以“奇”用兵則是項羽軍事謀略之道的突出特點。

這也正符合《孫子兵法》的精髓。《孫子兵法?勢篇》雲“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可以說,在項羽這裏,“以奇勝”真正不用到了出神入化,做到了“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變化多端,鬼神莫測,奇計百出。

在這個故事裏,我們將嚴格依據史實記載,對項羽的軍事智慧進行深入分析。

通過對項羽軍事智慧的分析我們會看到,他將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不可能完成的軍事任務變成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創造出中國乃至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

即將發生的巨鹿之戰,就堪稱是有代表性的軍事奇跡之一。

大戰即將發生,我們還是先從“天宮”太空站上,來俯瞰一下戰場。

首先,來看看戰場的環境。

巨鹿城無疑是這個戰場的中心。當時的巨鹿,是黃河以北的軍事重鎮,非常險惡,北邊有煙波浩淼的大水澤,旁邊還有大山和密林。

也就是說,從軍事地理上來講,這就是一塊“死地”,一旦成為戰場,戰場上的人就無處可逃,隻能是狹路相逢,互相屠殺。

其次,再來看戰場的形勢。

此時此刻,也就是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十二月,天寒地凍,冷雨淋漓。以巨鹿為中心,各路大軍集結,準備開始決戰。

其中,最主要的勢力有這麼幾方:1、秦軍;2、以趙王歇、張耳為中心的反秦武裝;3、以趙國叛將李良為中心的反秦武裝;4、其他反秦武裝;5、楚軍。

秦軍方麵:名將王離率軍三十萬,都是秦朝邊防精銳,裝備精良;章邯當初發驪山農奴囚犯勞役等為兵,後來又得到秦二世多次增兵,軍隊亦不下二十萬,屢屢戰勝,糧草充足。秦軍猛將如雲,其中,最忠武善戰的有將軍蘇角、涉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