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1 / 3)

文/王誌澤

教育的差距才是真正的差距

2013年初夏,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關注到這樣一份看似不起眼的榜單:中美30歲以下創業者排行榜。

中文版和美國版連續兩年分別發布,但是,兩國的創業成果一比較,其中的差距讓我這個辦教育的人有“悵然所失”之感。

榜單中列舉了多位在中國創業成功的青年人。我們要為他們的成功鼓掌。但與此同時,我們要看到,當中國的年輕人還圍繞著國內市場時,美國的年輕人把目光緊緊盯著全球這塊大蛋糕;當中國的年輕人一窩蜂擠進互聯網、遊戲、金融領域掘金時,美國的年輕人早已在生物醫藥、新能源及清潔技術中絕對領先;當中國的年輕人在模仿中尋求創新時,美國的年輕人用頭腦顛覆並改寫著世界的規則。如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在“美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榜單中梅開二度的紮克伯格,Facebook就是在他“純粹好玩”的探索中誕生的,全球用戶也由起初的幾百萬人、數千萬人,猛增至近10億人。自2004年創立的第八個年頭,2012年5月18日,Facebook在紐約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創下美股首日交易量之最。2013年,Facebook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38%,高達14.6億美元。Facebook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也絕不隻互聯網領域,它改變了年輕人社交、集群和娛樂的方式,它將掀起對世界改變影響深遠的潮流。

同樣是兩國年輕創業者的佼佼者,他們所爆發的能量、知名度、帶給世界的改變和差距,是不一樣的。

更讓我們扼腕的是,在廣大的中國大地上,還有廣大的創業者,創新能力缺失,山寨產品橫行,有些人在競爭中敗北,他們不是積極思考如何追求商業模式、營銷手段、服務方式的創新,而是不擇手段,擠垮競爭對手,劣幣驅逐良幣……這就不僅僅是創新能力缺失的問題了,還有視野、胸懷的局限,公民情懷的缺失,以及人生價值觀方麵的偏頗。

不久,我們的青年一代,將站在曆史舞台上。當他們狹路相逢,誰將取勝?為什麼西方的教育能培養出比爾·蓋茨、喬布斯、紮克伯格這樣“重塑世界的顛覆者”?為什麼我們培養出的很多精英人才,沒有仁愛濟世的情懷?為什麼國外大多數孩子,獨立、快樂而包容,而我們的孩子,在十幾歲,本該青春綻放、充滿歡樂的年華,留給世人的印象卻是:厚厚的眼鏡片,沉沉的書包,以及性格上的脆弱和霸道?

本源就在於基礎教育的不同。比較中國與一些發達國家的基礎教育內容不難發現,我們教學大綱上的知識點與人家沒有多大差別,幾歲學什麼原理,學科需要掌握哪些定義,都相差無幾。

之所以教育出的人才表現不同,就在於培育方式迥異。

中國當下的教育是用一條杠杠——分數高低來評斷孩子的優劣,所有教學的展開都是基於考試成績的, 成績決定他們的命運,在這種環境下無法因材施教,而人是有差異性的,千差萬別;西方的教育,不是應試教育體製,更多地提倡快樂教育,給孩子以自尊和自信,培養人而不是篩選人。

由於應試教育的束縛,中國學生的大量時間獻給了死記硬背和應試熟練度的訓練;西方教育則是用很多有趣的方法來訓練學生的能力。

中國的老師在台上扮演威嚴的師長;西方的老師走下講台,在開放式課堂中帶領學生探究。

中國的家長逼著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西方的家長更尊重孩子的意願來安排。

很多家長遠赴重洋,隻為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殊不知,中國大地上有了一所學校,名叫彙佳,與外國學校相比,它更具雙文化優勢。

20年前,我創辦彙佳的初衷,就是要辦一所新型、高品位、國際化的學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校,讓我們的孩子擁有在世界舞台發聲的機會與實力,讓西方國家看到中國青年身上的創新力、文化力與人格魅力。

20年來,彙佳未負廣大家長所托,嗬護了一代學子的成長,他們在世界各地的出色表現,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讚譽。

這是彙佳學校為推動中國教育改革,縮小中外教育之間的差距所盡的一點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