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國取消強製婚檢後,我國殘障兒出生率為12.7%,每年多出生殘障兒80餘萬人。而更讓人揪心的是,近幾年畸形新生兒的比例仍在以10%的速度遞增。
而另一方麵,近年來很多女性尤其是白領一族因精神壓力大導致的先兆流產率不斷升高。正是這樣殘酷的現實讓“繁衍生息”這種最基本的動物本能卻成了很多家庭最擔憂的事情。
好孕,或許並不是那麼簡單……
1.現在,你做好懷孕的準備了嗎
“你做好懷孕的準備了嗎?”
如果這句話我在30年前問一名普通的育齡女性,或許會引起軒然大波。
“懷孕還要做準備?”
“為什麼要做準備?”
“準備是什麼意思?”
“誰家生孩子還要準備?”……
但30年後的今天,很多想懷孕的夫妻都會主動到門診來谘詢我:“懷孕前應該做什麼準備?”“哪些準備工作可以讓孩子更加健康、聰明?”“如果有遺傳病,應該如何備孕才更科學?”……
事實上,近十年來,這樣的育齡夫妻越來越多,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優生,關注備孕。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康、聰明,能更多地遺傳自己與伴侶的優點,這在醫學上屬於優生的範疇。優生起源於英國,意思為“健康遺傳”,主要研究如何用有效手段降低胎兒缺陷的發生率。現在優生已經成為一項國家政策,其主要的內容是控製先天性疾病新生兒,以達到逐步改善和提高人群遺傳素質的目的。目前可以通過科技手段來確保胎兒的健康。
然而,還是有不少年輕人,會在新婚之初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懷孕或者奉子成婚。事實上,這在人類繁衍生息的過程中並沒有什麼錯。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將優生計劃提到重要高度的今天,其實有很多悲劇完全可以通過備孕、孕前檢查、孕期篩查等醫學手段來避免。因為一個孩子的降生,意味著家長的責任、義務以及孩子的一生,對沒有做好準備的人群來說,出生缺陷兒或患有某種疾病的概率明顯大於有準備的夫妻。
取消“強製婚檢”後,一年中廣州市的自覺婚檢率從97%跌到了4.43%。而抽樣調查顯示,2010年,廣州0~6歲死亡的兒童中,30.36%死於先天性、遺傳性疾病,如腦癱、先天性食道閉塞、地中海貧血等,已經成為該年齡段幼兒的第一死亡原因。國家計生委曾估算,中國出生缺陷發生率約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幼兒約90萬例。數據顯示,出生缺陷導致的嬰兒死亡比例占19.1%,堪稱中國嬰兒死亡的第二“殺手”。
曾經有一對非常傳統的夫妻,正常結婚,並很快懷孕,當然,他們並沒有進行孕前檢查,也沒有進行備孕,而是在蜜月期就有了喜訊。家中老人都稱讚她有一個“好肚子”,但他們恰恰忽略了,在蜜月期,丈夫幾乎夜夜宿醉,帶酒上陣,而妻子也經常被迫陪酒,煙酒、疲憊,再加上妻子從事的是化工汙染方麵的職業,從而造成了一個悲劇——孩子出生一年半後,檢查發現患有某種先天性心髒病,雖然及時進行了手術幹預治療,但孩子的預後還需要臨床觀察,而整個家庭也被巨額的醫藥費所拖累。直到我退休時,5歲的小姑娘,仍不能進行劇烈運動,藥不離口。
每位父母都希望把自己健康而優秀的基因遺傳給寶貝,但健康的寶貝除了優質的精子和卵子結合成良好的胚胎外,還需要一個良好的發育環境,就像好的收成也需要肥沃土地的滋養一樣,對於寶貝來說,這“肥沃的土地”就是準媽媽健康的身體。所以,備孕,實際上就是為寶寶準備一個好的種子以及好的土壤。很多人在得知懷孕後百般小心,卻忽略了懷孕前的一切行為都直接影響著寶寶的健康及遺傳基因,而這些是懷孕後如何小心謹慎都無法改變的。中醫有句話叫“種子先養身”,是指夫婦在受孕之前要先調養好自身的狀態,隻有夫妻的身體狀況、生活環境調整在一個最佳狀態,好孕才可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回想在臨床的30多年,讓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誰家的孩子最聰明,也不是誰家的寶寶最漂亮,而是這樣一位悲慘的女性。
女孩曾是大學校園裏的校花,遇到了同為校草的高大英俊男生,並修成正果。原本這是童話故事裏最經典的王子和公主的故事,但結局卻不是“王子與公主幸福而快樂地生活在了一起”,恰恰相反,女孩和男孩與父輩一樣,並沒有刻意備孕,隻是順其自然,懷孕了,生育了。或許我們的父輩都會告訴孩子們,這沒有什麼不對的,祖祖輩輩都是如此繁衍生息,並開枝散葉的。他們並不知道臨床上有一個名詞叫“概率”,而這個概率對於醫生來說是幾萬分之一,而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卻是百分之百。
這對年輕漂亮的夫妻恰恰就成了這個百分號之上的分母:上天並沒有給他們一個健康快樂的天使,而送來了一個來自星星的孩子——一個患有“脆性X染色體綜合征”的小男孩,重度智力低下,並伴有孤僻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