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名字與“幸福”二字聯係在一起,熟知我的朋友都不會感到奇怪。多年來,我致力於“幸福”課題的研究,希望將幸福的理念發揚光大。我作過許多以“幸福”為主題的演講,在各類媒體上也發表過一些以“幸福”為主題的文章。四年前,我還將自己經營的企業更名為“天九幸福集團”。

1. 緣起

大部分讀者了解我,則是因為三年前我出版的《幸福企業才是最好的企業》一書。這本書麵世後,在企業管理學界產生熱烈反響。書中提出的一些觀點,被眾多企業家接受並用於指導實踐,對建設幸福企業,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起到了較大作用。巧合的是,就在《幸福企業才是最好的企業》出版後不久,整個中國也掀起了一場全民探討“幸福”的熱潮。尤其是央視一句“你幸福嗎?”,更是將這股熱潮推向巔峰。作為一個幸福學的探索者,看到這樣的盛況,又何嚐不是一種幸福呢?古人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而我則且行且思,喜歡思考與總結。由於工作關係,我走訪過很多國家,考察了世界各地眾多著名的城市。每到一座城市,我都喜歡與這個城市不同職業的人們交流,上至總統,下至普通市民,通過長年的觀察和交流,我對城市建設逐漸形成了一些思考。隨後,我用了兩年多時間沉澱、整理,形成了“幸福城市一二三四五”理論體係,最終下決心寫作這樣一本書,書名叫做《幸福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

2. 框架

本書內容框架上,分為兩大部分——理論闡述和借鑒參考。理論部分係統闡述了“為什麼要建設幸福城市”“什麼樣的城市是幸福城市”“怎樣建設幸福城市”等最為根本又最為具體的命題。在理論體係部分,我試圖根據這些年的所見、所聞、所思,抽取出我所理解的幸福城市和影響市民幸福的眾多“因子”,以及這些“因子”間的“最大公約數”。最後我濃縮提煉出“幸福城市一二三四五”理論體係,具體包括——幸福城市的一個中心:以市民幸福為中心;建設幸福城市要遵循的兩個法則:貫徹愛情法則和親情法則;幸福城市滿足市民三個層次的幸福感需求:物質層次、情感層次、精神層次;建設幸福城市的四大主體:建設幸福城市需要政府、市民、企業、社會四大主體聯合共建;幸福城市的五大標準:從物質、環境、情感、人際關係和社會公平五個方麵考察,來檢驗我們幸福城市建設的成果。從整體看, “一”、“二”、“三”屬於幸福城市的內涵要義;“四”屬於幸福城市的執行要求;“五”則屬於幸福城市的評價標準。

在借鑒參考部分,我選取了國內外7 個典型的幸福城市,作為全麵、係統分析的對象。一方麵,希望讀者透過我筆下的場景再現,得到幸福城市的欣賞與向往;另一方麵,希望我的解讀剖析,能觸發讀者的深思——這些標杆城市真正的“幸福密碼”到底是什麼?當然,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幸福密碼”,但隻有讀懂並破譯這些“密碼”,深刻理解其背後的規律,才能更好地重構自己的“幸福密碼”。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 平台

建設幸福城市,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開放式命題。我自認是幸福命題的觀察者、思考者,我不是城市建設這方麵的專家,但我希望這本書是一個交流的平台,我鬥膽以一個普通市民的身份為城市管理者建言獻策,並希望與每一個渴望生活在幸福城市的市民們談談自己的觀點。如果書中闡述的理論觀點、援引的標杆案例,對幸福城市的建設能起到一定的拋磚引玉作用,也就不枉兩年多的嘔心瀝血了。

最後,要感謝在本書寫作過程中給予我無私幫助和支持的人們,包括與我坦誠交流的那些城市管理者、專家學者、普通市民,還有我的家人、同事。同時,要特別感謝本書一些數據和圖片的提供者,感謝東方出版社對本書編輯、出版工作的大力支持。由於時間倉促,加上我的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懇請各位讀者提出寶貴意見,再版時必將改正之。

盧俊卿

2015 年5 月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