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軟財富時代的經濟結構(2)(1 / 3)

財富結構也會反映在進出口結構和國際分工上。美國正是通過財富結構的調整,大力發展和輸出軟財富產品,而把硬財富製造行業尤其是附加值較低、勞動密集型的硬財富產業轉移到國外市場,形成軟硬財富的國際分工。反觀中國,硬產業仍然占據著國民生產總值47%的份額,而且在硬財富產業的國際分工中中國承接的往往還是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的低端產業,“出口整箱集裝箱的打火機皮鞋襯衫換一架波音747飛機”的案例屢見不鮮。

更不用提中國的軟財富產業如知識產業、信息產業、金融產業、文化產業以及其他服務業,其產值有的甚至趕不上美國一個零頭,而且對美國的軟財富日益依賴。

首先,由於國內以高考為目的的中小學教育和以文憑為目的的大學教育,正在摧毀中國孩子的創造力,越來越多的家長們開始從中小學就通過各種方式把孩子送到美國、英國接受教育。中國對美國的教育依賴已經越來越嚴重。由此造就了一大批留學過度產業,比如英語考試、移民考試等等。

信息產業的美國依賴則更加嚴重,有人說除了阿裏巴巴,中國幾乎所有的移動互聯網模式都是複製美國,微博是中國版twitter,人人網是中國版facebook,優庫、土豆是中國版的youtube,風靡一時的團購也是源於歐美的coupon模式。

金融產業的依賴更成為中國經濟的最大風險所在,無論是中國持有的數萬億美元的外彙儲備,還是緊密相連的金融市場,都將中國的金融風險更多的與國際市場捆綁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好萊塢電影大片,歐美服飾品牌,麥當勞、星巴克等美式連鎖餐飲已遍及中國的大中小城市。

與此同時,中國所謂的“加工製造業中心”則形成越來越嚴重的硬財富製造業依賴、出口依賴、投資依賴等不平衡等經濟增長模式。

從硬財富到軟財富的企業變遷

在早期的美國經濟中,大部分具有影響力的是那些石油,鋼鐵,鐵路行業的企業,通過分析1896年首次發布的道瓊斯工業指數中的成分股企業可以對硬財富時代的重要企業有所認識。

表1:早期道瓊斯工業指數成分企業及其所屬行業

指數公司 所屬行業

硬產業 美國棉花油製造公司 煉油

美國糖類公司 製糖

美國煙草公司 煙草

芝加哥燃氣公司 能源

Distilling&Cattle Feeding Company 蒸餾和飼養

Laclede Gas Light Company 能源

National Lead Company 製鋁

北美公司 -

田納西煤、鐵與鐵路公司 能源,鐵路

美國皮草公司 皮草

美國橡膠公司 橡膠

通用電氣 電器

(來源:道瓊斯網站http://www.djindexes.com)

表2:最新道瓊斯工業指數成分企業及其所屬行業

指數公司 所屬行業

硬產業 美國鋁業 鋁

波音 航空航天

卡特波勒 重型機械

杜邦 化工

通用電氣 電子

雪佛龍 石油

惠普 硬件、打印機

強生製藥 製藥

可口可樂 飲料

軟產業 美國運通 金融服務

花旗集團 金融服務

迪士尼 娛樂業

家得寶 零售、家居改善

IBM 硬件、軟件服務

摩根大通 金融服務

麥當勞 快餐、特許經營

美國銀行 銀行

微軟 軟件

西南貝爾 電訊

Verizon 電訊

沃爾瑪 零售業

思科 電子

英特爾 微處理器

(來源:道瓊斯網站http://www.djindexes.com)

而在經過了100多年的發展之後,最初的成分企業中僅有通用電氣一家公司依然存在於道瓊斯工業指數成分企業中,其餘公司或是被兼並收購,或是難逃申請破產的命運。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新的產業與企業不斷湧現,在最新的道瓊斯工業指數成分股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過去傳統硬財富製造企業比例大幅減少,那些創造和銷售軟財富的金融企業,信息企業、文化企業、知識和傳媒企業、服務企業等軟企業成為成份股公司的主流。

在硬財富時代,大量財富往往集中在那些控製了硬資源製造業企業家手中,全球頂級富豪不是鋼鐵大王就是石油大亨。

表3: 20世紀初美國財富領域

行業 富豪

石油業 約翰?D?洛克菲勒、奧利弗?佩恩、亨利?羅傑斯、威廉?洛克菲勒

鋼鐵業 安德魯?卡內基、亨利?C?弗裏克、亨利?菲普斯、

鐵路行業 拉塞爾?塞奇、E?H?哈裏曼、詹姆斯?J?希爾、威廉?範德比爾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