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北道倒是一直風平浪靜沒出過什麼大事,偶爾有不甘心的弄出點小麻煩來也都被魏嵐等人一一解決了,倒是瑤姬兒子滿周歲的時候,北道國內突然有人謀反,那人曾經是北道權臣,後來不願為大慶做事被瑤姬下令放了,不過這人卻一點也不甘心權利被奪,之後一直韜光養晦,秘密聯合了北道舊部意圖謀反,卻不料卻是中了瑤姬等人的圈套。

瑤姬並非良善,自然也不會真的放國北道朝臣,放了那些人之後一直派人秘密盯著,就等著那些人主動犯事,然後將其一一拔除。

隻是這一次的事情鬧得有些大,牽連甚廣,魏嵐還為此受了傷,雖說受傷不重,卻也讓殷夢心驚不已,甚至不惜為此埋怨瑤姬,也不怕得罪了她。

這一次北道的****讓瑤姬再次將北道的勢力清洗了一番,隨後又過了兩年,北道出了些小****後逐漸趨於平定,瑤姬也將北道的勢力清洗得差不多,三年來北道改革也進行得十分順利,雖說比不上大慶,卻也比昔日的北道好了不知道多少。

然而過了尚且算是平靜的兩年,這一年卻突然出現了天災,昊天發生旱災,大慶出現洪澇,北道倒是尚算平靜,雖然也受了些影響,災情卻並不嚴重。

災情正好發生在糧食快要收割的時候,以至於出現災情的地方這一年的糧食幾乎顆粒無收,大慶還好,國庫充盈,加上還有情勢良好的北道和雪月,即便受了災也不用擔心百姓沒有糧食。

倒是苦了昊天,這三年來軒轅北辰勵精圖治省吃儉用,就是想讓國庫充盈起來,誰知道卻出現了這樣的事情,昊天的每年的糧食產量原本就不如大慶,自給自足剛剛勉強,庫中並無多少存糧,誰料出了旱災,百姓顆粒無收,一些商賈又囤積糧食坐地起價,軒轅北辰調出了庫中所有的糧食命人開倉放糧,又抓了一些不法商賈將其財產充公,把他們囤積的糧食分發給了百姓。

隻是這樣還是不夠,每日依然會有餓死的百姓,加上下麵的官員貪得無厭,早就把府庫中的糧食高價賣了出去。

軒轅北辰氣恨交加,無奈之下隻得向大慶借糧以解昊天危機,瑤姬自從生了孩子後性子變了不少,不似先前那般冷血,二話不說便借了糧食給昊天,隻是這糧食借出去了,要說還,卻是遙遙無期。

昊天借的糧食不是小數目,而昊天每年的糧食產量,一年根本不夠還債,對此有的官員提出增加賦稅,被軒轅北辰駁回,結果就這麼耗著。

不管是旱災還是洪澇,由於死亡人數眾多來不及處理之後都容易發生瘟疫,對此軒轅北辰早做了準備,災情發生後便命各地大夫趕往災區。而大慶在各處都建立了醫館,自然也不用擔心。

事情就這麼有驚無險的過去,隻是災情過後,軒轅北辰的國庫又縮水了一半,甚至還欠了瑤姬一大筆債,氣得軒轅北辰恨不得罵老天不公。

不過在之後,軒轅北辰卻經常以各種名義出使大慶,多次進行所謂的‘考察’,而考察的地方,則多是瑤姬的皇宮。

而每次軒轅北辰回去之後,都會在昊天進行一番改革,根據大慶的製度與昊天的實際情況製定了新的製度,使得昊天的百姓的生活也逐漸好了起來。

軒轅北辰至今都未娶親,此事引起了多方猜測,民間更是出現了各種版本,有說軒轅北辰其實喜歡男人的,也有說軒轅北辰死了最愛的,更有人根據軒轅北辰頻繁往大慶跑,猜測軒轅北辰其實喜歡大慶的女帝瑤姬,隻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蘇夜離傷好之後便離開了慶宮,從那以後瑤姬便再未見過他,江湖上倒是有許多關於他的傳言,不過瑤姬並未在意。

生活就那麼一日日地繼續著,瑤姬陪著自家相公,逗著自家孩子,算計著朝中大臣,生活過得愜意不已,隻是每隔那麼一段時間都要應付軒轅北辰,而隨著軒轅北辰的頻繁拜訪,隨著昊天與大慶通商,兩國的關係日益親善,直到許多年以後,雲澤大陸再沒了昊天皇朝,也沒了慶國,隻留下了一個華夏國,以及一段段動人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