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出茅廬(1 / 3)

秋高氣爽,寒風瑟瑟,正是巴蜀大地最蕭瑟的季節。大巴山雖比不上五嶽的巍峨秀麗,但也擁有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不必說峰巒迭嶂,峰林俊美;也不必說飛瀑映目,山高峽深;單是終年雲霧繚繞的山峰,就有無限靈氣孕育其中。有山必有道,有道必有觀。卻說這大巴山上有一座千年古觀,乃一得道仙翁所造。名曰玄都道觀。

沿著大巴山山腳向上走,進入幽深的山穀之中。先路過一片紫竹林,再越過一條清澈明亮的山溪水。一條九轉回腸的山路出現在眼前。道路旁的山石說不盡的古怪嶙峋,道路旁的古樹說不盡的古老滄桑。沿這條彎彎曲曲的山路扶搖直上,在那山頂最險峻之處便見到了這座千年道觀。

作為蜀地四大道觀之首,玄道觀自然有它的厲害之處。單說道觀宮殿建築群,就按著天地六合象位安置在山頂上。周圍鬱鬱蔥蔥的山林環繞在道觀四周,集天地靈氣於一身。莊嚴雄偉的三清寶殿高高在上,左邊是玉皇大帝殿,右邊是王母娘娘殿。院子中間有一座九層玄寶香火爐,終日雲煙嫋嫋。每層爐簷有八個角,每個角上有一條蟠龍。香爐下麵為三足狻猊鼎,三足上有三隻狻猊滿心歡喜地癡癡望著香火雲煙處。正前方是一座九丈九尺高的山門,左右各開一個小門。前來的香火客必須進左門先邁左腳,進右邊先邁右腳。山門前有兩棵參天古楓,繽紛火紅的楓葉落了一地。道觀牆上四個方位都刻著太極八卦圖。一牆之隔外的山房,乃是道士們平日講經傳道及生活居住之處。道觀後有一處地方,卻是道家禁地。

時下已是深秋,秋風陣陣吹過,好冷,終日陰風怒號,秋雨連綿不絕,同時心也變得冰涼。葉落聲不絕於耳,愁字卻早已鎖眉頭。楓樹下有一少年。頭戴鬥笠,身披蓑衣,依樹而坐,一根笛子在手,放在口上輕輕吹起。笛聲悠揚而又充滿哀愁。本來秋景已有無限淒涼,不料笛聲卻更加哀傷。少年的笛聲讓樵夫聽了落淚,少年的笛聲讓野獸聽了哀鳴。即使如此悲傷的樂曲。卻也難比得過少年心中的淒涼。

十八年了!他沒見過親生父母一眼!十八年了!他們一次也沒來看過自己。十八年來,除了伴隨他的這隻手中短笛。誰又能真正能與他分解內心悲傷的。每天伴隨他的是打坐誦經,每天都守著清規戒律,可是他依然無法內心清淨,更難以心無雜念。十八年來他的修行最差,可誰又知道他內心的苦楚。所以他恨他的父母!他恨他們為何如此狠心!他恨他們卻又如此絕情!

他叫木楓,是一個孤兒,也是玄都道觀清風道長收養的徒弟。還是嬰兒的時候,被親生父母狠心拋在道觀門口。道觀中的清風道長看見樹下有一包裹,裏麵包著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立即動了惻隱之心,揀去養大了他。因不知父母姓氏,所以道長就按五行中金木水火土之一,取了一個木姓。因為在道觀前楓樹下發現了他。所以又取了個楓的名字。除了清風道長平時給他一點關懷,道觀中其他師兄們平日都瞧不起他,也懶得搭理他,更不用說照顧之類的話了。他從小就沒得到父母的一點關愛。性格漸漸也變得孤僻起來!平時做完早晚功課,黃昏時分一定要來楓樹下吹笛子。

他長著飄逸而略顯散亂的長發,英俊的臉龐帶著稚嫩的神情。眉宇間流露出無比的英豪氣。清秀的眼神中流露出無比的堅毅,高高的個頭與清瘦的身軀十分醒目。人長得如此器宇軒昂,與年齡十分不符。

突然間山門裏跑出一七八歲道童。見了木楓稽首拜道:“師兄,師傅有事找你。”木楓立即停下演奏,放下手中笛子。木楓“嗯”了一聲,說道:“勞煩師弟前來相告!請轉告師傅,就說弟子馬上就到。”小道童表麵上雖然答應了一聲,依然不高興低聲喃喃說道:“師兄這次可要早點去!晚了!道長又要罵我。”說完怏怏而去。木楓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把短笛揣在兜裏放好!就急匆匆進了山門。院子裏其他道士見了木楓進來。都在旁邊竊竊私語。帶著譏諷和輕蔑的語氣說道:“看那可憐的小孤兒!整天就知道跑到山門外吹笛子!每次比試都倒數第一!真不知羞恥!”木楓聽到也不爭辯,獨自一人進了山房,換好衣服!又急忙趕到清風道長房間。

屋子裏用具極是粗陋,隻有一張太師椅和一個四腳方桌,地上一張破草席,牆上中間掛了一幅三清畫圖。畫左邊一對聯寫道:“太乙境太虛境皆是玄幻境”,畫右邊一對聯寫道:“儒是道佛是道是道不如道”,畫上橫批:“道高天地”。木楓進門後便對著那畫和對聯行禮。第一次算是拜三清,然後第二次才來拜清風道長。第二次行禮時,清風道長便和藹地在一旁答禮。他是一個道行高深的老人,須發都花白了,但精神和氣色極好。道觀所有人都對他很恭敬,因為大家知道,他是巴蜀大地資格最高,道法最深,境界最高的人。木楓拜過師傅後,看清風道長麵色不悅,心裏遲疑了一下。心想不知所為何事師父召我來。

清風道長用威嚴而又擲地有聲的語氣說道:“木楓,你是我徒兒中最不成器的一個。從為師在道觀門口撿到你那刻起,為師養育你已經十八年了!十八年中,每日你伴隨我左右,每天和我形影不離。可你的修行卻一點起色也沒有。煞費為師十多年的一片苦心。不如從明日起離開道觀。還俗後自己尋找個營生,討一個老婆生兒育女,也算此生得人倫之樂了!”

木楓聽完此話,頓時淚如雨下。傷心的說道:“徒兒自幼孤苦無依,是師傅你含辛茹苦的把我養大成人。師傅對我有再生之恩,如同親生父母一樣。今日要趕走徒兒,徒兒誓死不從。”

“你的天分太淺,恐怕不適合跟我修行!怕毀了你一生。”清風道長做出結論。清風道長說完長長歎息了一聲。

“可是,”木楓說,“我還想留在師傅身邊,以後我一定發奮練習,努力修行。”言訖,木楓已泣不成聲。木楓此刻心如刀絞,真是傷心到極處。沒想到老天如此不眷顧自己。連自己容身之處也要奪去。

清風道長十分為難的說:“現在趕你出去!怕你也沒有容身之處。這樣吧!為師今天要考驗一下你!如果你能過關,我也好日後傳你一招半式的。如果你不能過關!說明你我師徒緣分已盡。以後就不要修行了!”

木楓聽完心情大為好轉,停止了哭泣。急忙擦幹眼淚。用乞求的語氣說道:“隻要師父不趕我走,讓我幹什麼都行!”說完,眼睛緊緊盯著清風道長。

“別高興得太早!還不知道你能不能完成呢?”清風道長淡淡地說道,木楓知道清風道長這次是真的要考驗自己。於是斬釘截鐵的說道:“師傅,我一定不辜負你的期望,完成你交代的任務!你就告訴我什麼任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