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有代序:

對我而言,校園常給予人浸染的芬芳,但我已然很久沒有聞過那熟悉的芬芳了。每次在一個城市落腳,徘徊在街道與人群中間,似乎總短些什麼!此時想來,或許短的正是那熟悉芬芳的嗅覺罷。這種嗅覺的喪失使我猛醒,仿佛鼻息間隱約透出一絲嗅覺來。不過我卻僅僅嗅到了一支鋼筆,這亦是我曾經熟悉的。然而眼前的這支鋼筆能否挽回我昔日的嗅覺麼?能與不能總要嚐試過了才算知道。借此,我便發個心願,畫一副夢裏的校園,並祈望著可以聞出昔日裏那再熟悉不過的芬芳。

自序

離開大學校園步入社會算起來時間已經不短了,蠢蠢欲動地總感覺必須得寫點什麼,但怎麼寫,從哪兒入筆寫卻又犯了難。在隔壁一個文人的幫助下,才有了大體的思路。他建議我從走進大學校園的那一刻開始寫起,但是大學對於我來說是難以再去碰觸的,總感覺隱隱約約時而遠時而又特別的近,我又不願意太為難自己。因此我決定以大學生活為引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寫為了生存,為了理想,在社會上艱難地掙紮上。把自己的想法思路和隔壁文人說了之後,他極力表示讚同,鼓勵我堅持繼續寫下去。

寫這本書的目的其實無比簡單,我本身就是一個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從高考到大學再到後來的就業,特別是走出大學校門,獨自一人兩手空空地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闖蕩,漫無目的地四處亂撞,四處碰壁,飽嚐了數不盡的冷眼嘲諷,也經受了數不盡的各種接連不斷的苦難。我也曾無數次逃避過,退縮過,但最終還是沒有勇氣放棄自己的理想。我不敢說自己是個堅強的人,更不敢說自己的意誌是多麼的堅定,隻是不情願,不甘心自己的生活裏隻有不幸,隻有苦難。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對著鏡子笑上幾分鍾,感覺笑的自然了,笑的輕鬆了,才背起包走出家門。我喜歡這種無意間養成的對著鏡子笑的習慣,因為這種習慣能把一個精神恍忽的我變成一個精神飽滿,信心百倍的全新的我,變成一個所有人看著舒服的我。走在大街上我對著熟悉的或者陌生的人微笑,他們也會向我投來微笑,也許他們中間的一些人也有和我一樣每天早上對著鏡子笑的習慣。對著鏡子我看到了自己的頹廢,我討厭鏡子裏那雙頹廢的眼神。聽別人講頹廢是一種衰老,我不敢想像自己老態龍鍾的樣子,說實在的我特別怕老,因為老就等於死亡。到現在仍舊一事無成的我,還想成就點事業,因此我必須把頹廢的神情從鏡子裏抹去,唯一的辦法就是強迫自己對著鏡子微笑,雖然有些不自然,但我喜歡這種強迫。我對著每個人微笑,他們就說我是個快樂的人,但我內心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在這裏我得承認這些微笑全是假像,全是我裝出來的。可能是本人的演技好的緣故,這麼長時間竟沒有人看出來。不過很多人都說我是個樂觀的人,慢慢的我也感覺自己是個樂觀的人,快樂的人了。其實真和假沒有太大的區別,隻是看你自己怎麼看待罷了。就像人們常說的那樣,一個對你說謊話你肯定不會相信,如果所有的人都對你說謊話你就會義無反顧地相信了。如果按照這種說法,我也能算得上個樂觀、快樂的人了。為此我常常激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