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如戰場。尤其是在當今社會,市場風雲變幻、喜怒無常。很多企業都在這樣殺氣騰騰的戰場上選擇孤軍作戰,一不留神就可能被競爭對手殺得片甲不留。
昔日數碼領域的領軍人物——摩托羅拉已被收購,諾基亞也逐漸走向衰落。看到這兩座商界摩天大樓的頹敗,讓人不禁感歎世事無常。原先總是走在時代前沿的兩大巨頭,就這樣被曆史甩到了身後,不禁讓人唏噓。真可謂是“花無百日紅”啊!這種例子還有很多,在韓國,也有很多曾經的領軍企業走向了衰落,並最終淡出人們的視線。
其實過往取得的榮耀都是過眼雲煙。一些企業在盛極一時之後又走向衰落,不光企業自身,這些企業的員工、員工的家人以及跟這些企業有著合作關係的企業,都會受到影響。所以說,不論企業目前取得多麼大的成功,都要為可持續的穩定經營盡最大的努力。
韓國現在的企業都在作哪些努力呢?我曾經分析過很多企業成功或失敗的案例並全程參與過這些公司對未來發展的規劃,對這個問題,我始終充滿著興趣和好奇。因為如果了解一家企業是如何解決危機並如何為未來做準備的話,就可以知道這家企業將來能否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企業。
“人事就是萬事”,隻要觀察一個企業是如何對待它的員工並如何給員工補償的就可以看出“企業蘊藏的力量”是什麼,而且通過觀察企業對於員工的評價標準,我們還可以知道企業追求的價值。
每一個行業和企業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經過跟樂天長時間的合作,我發現樂天的文化和氣氛就是雖然表麵上看起來安靜,但是有自己的特色。為什麼我要格外關注樂天呢?因為樂天比它的外表更有發展的潛力,也取得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成果。樂天是一個能夠代表韓國的企業,但是樂天所具有的潛力和競爭力卻不為人所知,而且一說起樂天,總有人認為它是小氣鬼的形象,而且是一個沒有什麼值得學習的企業。在接觸樂天之前,我對它也有過這樣的偏見。
但是自從我通過谘詢和樂天結緣之後,參與了很多樂天內部項目的企劃,我原先的偏見已經完全消失。如果想要做好谘詢,就必須了解企業不為人知的一麵,而且要了解企業的全部力量;要看到別人看不見的東西,甚至連企業內部員工都看不到的深層次的東西。隻有這樣,才可能做好谘詢工作。於是我看到了一個聞所未聞的樂天。
雖然原先外界對於樂天有很多的偏見,但是樂天從來沒有站出來為自己辯白。其實這也是樂天企業文化的一種體現。樂天一直對光說不做很是忌諱,從開始創業的時候就不喜歡大張旗鼓地去宣傳,所以才沒有出來為自己辯解。
樂天很早以前就確立了以“去華求實”為自己的企業文化。就像這個詞的意思一樣——不要華而不實的東西,隻注重內在,樂天總是在自己的領域裏追求卓越,但是並不張揚。
樂天就像一列平穩安靜而又風馳電掣的列車,有著性能絕佳的發動機,持續高速地飛馳。自成立以來,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裏,樂天的經營從來沒有過滑落或者衰退,從來都隻是前進。這對一個企業來說是極其難能可貴的事情。隻要看看專業運動員就可以知道,無論多麼出色的運動員也不會總能出好成績,總會有下坡、有低穀。不論是作為個人還是集體,如何在危機中脫身可以決定一個人或集體的命運。但是樂天,一個在多領域有業務,承載數萬名員工的大型企業,竟然能夠從不停歇、沒有低穀地持續前行,這著實是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
當然,樂天能夠站在今天這樣的位置,也經曆了不少危機,但是這些危機都被樂天轉化為成長的動力,繼而實現了更大的增長。所以很多人都評價樂天“有永不停歇的馬達”。
很多企業都聲稱要把危機變成機會,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企業如鳳毛麟角。在上一次金融危機的時候,很多企業都選擇了緊縮經營。但是樂天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開始進行積極的並購。這不是為了單純擴大自己的規模,而是為了把握住金融危機的機會發展成全球企業。
樂天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果,都要歸功於樂天一直以來堅持的“三無經營”,這樣的經營模式可以從源頭上減少危機發生的可能,極大地提升競爭力。那麼“三無經營”究竟指的是什麼呢?